第十三课 列王纪、历代志

以色列王国的分裂与被掳

一、导论

A. 列王纪

1. 记载以色列王国第二任君王大卫驾崩后,他的儿子所罗门接续他成为以色列王。但后来因为所罗门的心偏离了神,神使以色列王国一分为二,成为北国以色列与南国犹大。这是以色列历史上的分裂王国时期。

2. 南北两国各自经历了20位君王的统治,最后北国以色列在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南国犹大则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所灭。

B. 历代志

1. 历代志记载的历史时间比较长,从扫罗战死沙场、大卫接着成为以色列王开始记载,一直到南国犹大灭亡和被掳后,波斯帝国的君王居鲁士(或译古列塞鲁士)许可犹大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为止。

2. 历代志记载的历史,相当于从撒母耳记下一直到列王纪结束。

C. 先知历史祭司历史

1. 撒母耳记和列王纪记载的历史角度,与历代志的并不相同。

a. 先知历史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先知比较看重道德上的圣洁、恨恶罪恶,会站在神的角度面向世人,宣讲审判的信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记载了许多先知,他们出来指责君王的罪恶,并且宣告神的审判。

b. 祭司历史历代志。祭司比较看重圣殿、敬拜与赞美,会站在神子民的角度面向神,颂赞神的荣耀,渴慕神的同在。历代志详细记载神子民的家谱,以及许多与圣殿、敬拜赞美有关的人事物。例:大卫预备建造圣殿的材料、设立祭司的班次、成立敬拜赞美的唱诗班,甚至看守圣殿门口的每个守门人的名字,都巨细无遗地记载下来。

2. 如果明白先知历史祭司历史的不同之处,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历史事件撒母耳记和列王纪记载了,可是历代志却完全不提;而另外有些事历代志很看重,但撒母耳记与列王纪却不闻不问。例:

a. 撒下记载大卫与拔示巴犯奸淫罪,先知拿单出来指责大卫;列王纪记载以色列分裂成南北两国,是因为所罗门远离神,受到神审判的缘故。但是历代志对这些事完全不提。历代志所刻划出来的大卫与所罗门形象,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是历代君王的美好典范。

b. 历代志记载南国犹大的约沙法王,当敌军来袭、大敌当前的时候,他竟然设立歌唱的诗班,在军队前面歌唱赞美耶和华!结果敌军自相残杀,约沙法王大获全胜!历代志看重敬拜赞美,因此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但是如此激励人心、彰显神大能的战役,列王纪却只字未提。

c. 历代志在分裂王国时期只记载南国犹大的历史,对于北国历史则几乎很少提及。这是因为圣殿位于南国,而北国早已失去来到圣殿敬拜神的机会,因此历代志对北国历史毫无兴趣。

二、列王纪内容(分成上下两卷)

A. 所罗门作王至王国分裂(王上1-11章)

1. 大卫临终前将以色列的王位传给他与拔示巴后来所生的儿子所罗门。王上33提到,所罗门爱神,因此神特别在所罗门上基遍献祭的那个晚上在梦中向他显现,问所罗门有什么要求。所罗门不求长寿或财富,只求明辨是非的心与判断的智慧。神非常高兴,因此不但赐给他无人能及的智慧,连财富、尊荣和长寿也一并赐给他。

2. 因着神的赐福,所罗门的财富与智慧声名远播,天下列王都差人来到所罗门面前,为了听他所说的智慧之言。所罗门也按着神的应许,为神建造圣殿。在圣殿建造完成后,神再次向所罗门显现,应许所罗门只要他谨守遵行神的诫命,神必定坚固他的王位,直到永远。

3. 可惜所罗门娶了许多外邦女子为嫔妃。她们在所罗门年老的时候,诱惑他远离神,去随从和敬拜外邦的假神。神非常愤怒,决定在所罗门死后将以色列国从他手中夺回,转而赐给他的一个臣仆耶罗波安;只从以色列国留下犹大一个支派仍然效忠他的儿子罗波安。从此,以色列正式分裂成南北两国,以色列历史也进入分裂王国时期。

4. 南国因为是以效忠罗波安的犹大支派为主,因此称为犹大;而由于大部份的以色列支派都归属于北国,因此北国仍然称为以色列

B. 分裂王国时期(王上12-王下17章)

这段时期是从公元前930年耶罗波安正式成为北国以色列的王,一直到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将北国以色列灭亡为止。

1. 北国邪恶败坏的王

a. 北国朝政混乱,道德败坏,总共经历了20个君王的统治,而且许多都是用篡位、谋杀的方式才登上王位。因此北国的20个王全都是邪恶败坏的,差别只在于败坏的程度。

b. 判断北国君王败坏的程度,是以第一任君王耶罗波安做标准。他登基后,因为怕北国人民仍旧到耶路撒冷的圣殿敬拜神和献祭,他们的心就会归向南国犹大的罗波安,所以耶罗波安自己制定敬拜神的制度和节期,并在北国设立了两只金牛犊,供北国人民参拜。从此以后,北国君王的邪恶程度,就以耶罗波安为标准。若不是跟耶罗波安一样坏,就是比耶罗波安更加邪恶。

2. 北国的先知列王纪是先知历史,因此在列王纪当中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反而是先知的行事为人与生平事迹。列王纪最为人熟知的先知是提斯比人以利亚和沙法的儿子以利沙。

a. 以利亚(王上17-王下2章)

以利亚最主要是在北国的亚哈和他儿子亚哈谢作王时期担任先知。

以利亚被称为烈火先知,不但因为他的性格性烈如火,常常为神大发热心;更因为在他的生命中不断经历着的神迹。

- 为了对抗亚哈王的王后耶洗别引进北国的假神巴力崇拜,以利亚独自一人在迦密山上与450位巴力先知斗法。以利亚祷告,神就从天上降下火来,烧尽祭坛上的燔祭,藉此大胜巴力先知。

- 在亚哈谢王派遣手下去捉拿以利亚的时候,以利亚连续两次让神从天上降下火来,烧灭前来捉拿他的人。

- 当以利亚要离世时,神并没有让他死去,而是派遣火车火马,在旋风中将他接往天上。

以利亚的一生不断经历着的神迹,他也被认为是除了摩西之外,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不过,以利亚最值得羡慕和效法的,并不是他所经历的神迹,而是他的祷告和信心。雅515-18也用以利亚的例子来勉励我们。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意思是以利亚是人,与我们一样。也许我们的性情并不像以利亚一样性烈如火,我们却可以学习他成为出于信心而祈祷的人。

b. 以利沙(王下2-13章)

以利沙接续以利亚成为先知,他的生命中常有的神迹。

- 以利沙用盐,使耶利哥城的水成为美好、可饮用的水(王下2章)。

- 以利沙预言神会赐给以色列联军可饮用的水,并且打败摩押人(王下3章)。

- 以利沙要亚兰王元帅乃缦到约旦河沐浴7次,使他的大麻风得痊愈(王下5章)。

- 以利沙将一根木头抛在水里,使一位先知门徒掉在水里的斧头漂上来(王下6章)。

以利沙最惊人的神迹记载在王下13章,即使在以利沙死了以后,他的骸骨仍然具有使死人复活的能力。

以利亚的神迹大部份跟审判有关,以利沙的神迹却大部份是帮助人、医治人、拯救人。以利沙名字的意思就是神是拯救。愿我们的生命也拥有像以利沙一样的能力,时常靠着神如活水般涌流的恩典,在这可怕而混乱的时代中帮助人、医治人、拯救人。

C. 北国灭亡后的南国历史(王下18-25章)

1. 南国犹大也经历了20个君王的统治。在北国灭亡时,统治南国的君王是希西家;而在希西家之前的分裂王国时期,南国经历了12位君王的统治。公元前722年北国灭亡后,从希西家开始,南国继续经历了8位君王的统治,一直到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帝国将南国灭亡为止。

2. 南国有8位君王是善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有12位君王是恶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过到最后,南北两国都灭亡了,他们的人民也被掳到外邦之地去。王下1713-1518-20指出南北两国灭亡被掳的原因:离弃与神所立的约,敬拜别神。列王纪最后就在南国灭亡、犹大人被掳到外邦的痛苦中结束。

三、历代志内容(分成上下两卷)

A. 以色列民族的家谱(代上1-9章)

1. 历代志的写作对象(代上9章)这章把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回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以色列民,特别是祭司和利未人的家谱都列了出来,说明这卷书是特别写给这群人的。

2. 历代志的写作目的(代上49-10这段雅比斯的祷告隐含历代志的写作目的。作者希望藉着这卷书,勉励所有从被掳之地回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以色列民:虽然一出生就活在痛苦的被掳之地,但只要向以色列的神求告,他必赐福,并常与我们同在,使我们脱离现在的患难和艰苦。

B. 大卫之约与所罗门之约(代上10-代下9章)

1. 对历代志的作者来说,要向以色列的神求告,要神常与人同在,最重要的条件是:重建圣殿,恢复圣殿的敬拜。这是以色列王大卫和所罗门的经历,也是神在大卫之约所罗门之约的应许。这段经文就是记载这两个约的内容,并且记载因着看重圣殿的敬拜,大卫和所罗门时代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辉煌和最强盛的时代。

2. 代下714-16是神最核心、最重要的应许。神的眼、神的心常在圣殿中,神也必睁眼看、侧耳听在圣殿所献的祷告。历代志的作者要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知道,若是渴望神赐福,常与他们同在,使他们脱离现在的患难和艰苦,那么他们必须重建圣殿,恢复圣殿的敬拜。

C. 从历史看重视圣殿敬拜的重要(代下10-36章)

1. 从以色列的历史可以看到,凡是愿意重建圣殿、恢复圣殿敬拜的王,神都赐福与他们,使他们战胜仇敌,国家得着太平和复兴。例:

a. 希西家王重修圣殿,恢复敬拜,因此当亚述王西拿基立差遣大军来攻打犹大、围困耶路撒冷时,神因着希西家的祷告呼求,就派一个使者把亚述军队全部杀灭,使亚述王羞愧地离开耶路撒冷。

b. 相反,以色列落得国家灭亡、人民被掳的结果,是因为以色列大大犯罪,亵渎圣殿,远离神(代下3614-16)。

2. 历代志的结束部份(代下3622-23)记载神激动波斯王居鲁士的心,让以色列人可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恢复圣殿的敬拜。

D. 总结

1. 历代志的作者藉着这卷书,勉励所有回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民,只要他们愿意为神重建圣殿,恢复圣殿的敬拜,并且来到圣殿寻求神的面,向神祈求祷告,神必定赐下福气及与他们同在,使所有神的子民都能够脱离现在的患难和艰苦,重新经历如同大卫和所罗门时代丰盛而辉煌的日子。

2. 愿我们也像历代志的作者一样,看重神的同在,渴望更加亲近神、寻求神的面。敬拜和祷告是亲近神的方式,让我们常常来到神面前,向神献上敬拜和祷告,神必定因此赐福与我们,并且常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