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上行之诗(三) 

一、诗127

诗题是“所罗门上行之诗”。上行之诗有15篇,有各自的写作目的、情感,并各自流传。诗篇的编辑者和全会众,在历史中发现此篇可以放在此处,带领人崇拜。不同的时代和作者,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共鸣。

1. 1271-2上─“枉然”出现了3次。在生活中(建造、看守、早起、吃、安歇……),若一切的背后没有神的保守,一切都将枉然。

2. 1272下─跟人的作为相对的是,神使我们安睡。神称他所保守的人是他所亲爱的;当我们是神所亲爱的时,我们就在神的保守中。我们努力、尽责地做自己所当做的;至于我们无法掌握的,都在神的掌管中。

3. 1273─要卫护外在的房屋和产物,是因为在屋内的儿女。而这宝贵的儿女也是神所赏赐的。

4. 1274-5─城中有广大的人口,跟仇敌对话时就有力量。倚靠神的赐福,就不至于羞愧。 

二、诗128

1. 跟诗127篇的相同之处─神赐福儿女和劳碌,也保守一个城。

2. 127篇似是描述一个观念,诗128篇则是使这个观念成为生活的实际。敬畏神、遵行他的道,就会蒙福。

3. 进展─一代又一代,进入以色列。 

三、诗129集体的哀歌,一起回想历史

1. 1291-2─把以色列当成一个人。重复“屡次苦害我”,除了有强调作用,也在重复中创造了时间,让想像的空间可以发挥。以色列作见证:虽然屡次受苦害,但神一直保守。

2. 1293─在想像的空间里,诗人用了一幅图画。

3. 1294─神使以色列人可以脱离那欺压他们的绳索。

4. 1295─以色列受苦,自己是有责任的,因为背叛了神。背叛神的,就是那些“恨恶锡安”的人。

5. 1296-8─那些恨恶锡安、在苦难中也不悔改的人,连过路者也不愿给他们祝福。 

四、诗130

这是个深刻的祷告。跟诗129篇不同的,是诗130篇是个人的诗。当诗人在诗129篇呼召时,有人在诗130篇回应。诗人的感情,透过他的祷告深刻地表达出来。

1. 1301-2─“求告”→“恳求”;“求你听”→
“愿你侧耳”。

2. 1305-6─守望的等候天亮,意思是当天不亮时,守候就不终止。

3. 1307─呼应诗129篇。

4. 1308─诗人见证神会救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

在敬拜中,群体和个人的层面都不可缺少。群体方面,包括劝勉、教导、警戒;个人方面,人听了之后要付诸实行、单独地面见神。这就是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