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课  彼得后书与犹大书(二)

(续)

三.彼得后书

A. 与犹大书的异同

1. 彼得后书2章与犹大书内容相仿。

2. 彼得后书同样针对教会中的假师傅(彼后2:1、3),更斩钉截铁地指出灭亡的结局(彼后2:1);相对犹大书讲论背道者的下场时较为隐晦。

3. 论到犯罪的天使,彼得的重点在于“神不宽容”(2:4),并引挪亚的事迹(彼后2:5)表达神毁灭罪人的同时会拯救义人。这点为犹大书所无。

4. 犹大书的焦点是罪恶之城,但彼得进一步指出罗得是“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因此蒙神搭救(2:7-8)。挪亚和罗得的事迹都说明了末后的审判(2:9;参路17:26-32)。

5. 彼得后书引述巴兰这个人物时,以驴比照敌对者的狂妄(彼后2:16、18;参民22:21-35)。

6. 彼得比犹大更着意描述敌对者自欺欺人的心态(彼后2:19-21)。

7. 彼得不仅严厉批评敌对者的错谬,也举出实际的例子以说明神审判的确实和公义。

B. 文学特色

1. 临别赠言

彼得写信时自觉离世的日子不远(彼后1:14),他期望信徒在他去世后“时常记念这些事”(1:15)。当他们面对敌人的搅扰(2:1),就知道这是末世(3:2-3),更需要抓住使徒的教导。彼得一再提醒信徒务要在真道上坚固(1:12、20-21),对神的话要有正确的态度(1:19-21,3:16)。

2. 牧者的肺腑之言

彼得以牧者心肠,提醒信徒本已晓得的真理,牢记先知的预言和主的命令(3:2)。信徒“记住”真道与假师傅“忘记”自己罪得洁净(1:9)恰成对比。

3. 鉴戒与教导

彼得后书对信徒既有反面的鉴戒,也有正面的教导(1:5-7)。

C. 重点(3章)

1. 当时有人讥诮信徒,否定主的再来(3:4)。彼得重申神必定会施行审判,惩罚恶人。

2. 审判背后的神学:(a)世界并非独立存在,亦非偶发而有,乃是由神创造(3:5);(b)神用水创造天地,也可用水毁灭世界(3:6);(c)神必审判不敬虔之人(3:7;参3:10、12)。

3. 人无法以有限的思想限制神(3:8)。假师傅以为审判不会发生,其实圣经早预言主的再来(3:10;参太24:43;路12:39;帖前5:2;启3:3)及审判,不认主的、不信的必自取灭亡(2:1)。

4. 主既必定再来,信徒就当切切仰望这日子的来临(3:11-12),要防备假道理,站立得稳(3:17),追求长进(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