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课  约翰福音

一.背景

A. 写作日期

在福音书中成书日期最晚,约写于第一世纪末80-90年。

B. 作者和读者

1. 约翰以亲身经历记述耶稣生平。

2. 传统相信约翰在以弗所写成这本福音书,对象亦包括外邦信徒。

C. 写作目的

1. 探讨耶稣生平的神学意义。

2.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

D. 大纲

1. 引言(1章)

2. 内容(2-20章)

a. 神迹篇

耶稣所行的神迹(2-12章)

b. 荣耀篇(受苦与受死)

i. 耶稣对门徒的讲论(13-17章)

ii. 耶稣的受苦和受死(18-20章)

3. 结语(21章)

二.特色——与符类福音比较

A. 文学特色

1. 引言(1:1-14)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段独特的引言把基督的身份和工作表明出来:

i. 道的先存性(1:1-2)

ii. 道是生命之源,万物藉他而造(1:3-4)

iii. 光(1:5)

iv. 道创造的工作,施洗约翰的出现(1:6-8)

v. 光来到世间,引入道成肉身的主题(1:9)

vi. 世界不认识也不接受这光(1:10-11)

vii. 道的拯救工作(1:12-13)

viii. 总结及钥节(1:14)

2. “道”

道(logos)原意是“话”。在希腊哲学中,道指向宇宙的存在及其运行原则。在犹太传统中,神以话语创天造地及启示他的子民。

3. 独特的用字

道、生命、永生、信、爱、住在耶稣里……

B. 独有的记载

1. 事件

a. 迦拿婚筵把水变酒(2章)

b. 与尼哥底母论重生(3章)

c. 与撒马利亚妇人谈道(4章)

d. 拉撒路复活(11章)

e. 为门徒洗脚(13章)

f. 复活后显现的一些事迹(21章)

2. 讲论

约翰记载了耶稣给门徒的临别赠言(14-17章)。

3. 比喻

包括“我是好牧人”(10章)、“我是真葡萄树”(15章)等。

4. 神迹

约翰福音中“神迹”(sign)有记号之意,作用是表明耶稣的大能和身份。

a. 迦拿婚筵把水变酒(2章)

b. 医治大臣的儿子(4章)

c. 医治38年的病者(5章)

d. 医治生来瞎眼的人(9章)

e. 拉撒路复活(11章)。

三.神学主题

A. 基督论

1. 对基督的描述

a. 道(1:1-2、14)

b. 羔羊(1:29、36)

c. 救世主(4:42)撒马利亚人

d. “我是……”(参出3:14)

e. 人子/神的儿子(1:34、49,9:35-36,11:4、27,20:31)

2. 基督的神性与人性

约翰福音清楚阐述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成为初期教会讨论基督的神人二性时之重要理据。

B. 救恩论

1. 出死入生

符类福音多以“悔改”表达救恩,在约翰福音中却是用“出死入生”(5:24)。

2. 信心

“相信”在约翰福音出现约100次。信和不信的人交替地出现,表达出信的重要。

C. 圣灵论

1. 圣灵又称为保惠师(14:16、26,15:26,16:7),意即帮助者、代替申求者等。

2. 保惠师的工作是引导人明白一切真理(16:13),又叫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责(16:8)。

3. 保惠师具有位格,与圣父、圣子同为一位神;他在耶稣升天后受父的差遣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