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课  约翰一、二、三书(一)

一.约翰书信的背景

A. 敌对者的身份

1. 三封约翰书信都显示收信人正处于内部冲突中:

a. 约翰三书:有教会领袖毁谤使徒,又不肯接待使徒所差的人;

b. 约翰二书:关乎教导的问题;

c. 约翰一书:教义和道德方面的冲突。

2. “认” (约一2:23,4:2、3、15;约二7)和“不认”(约一2:22-23)在约翰书信中常常出现。教会对耶稣的认识或成为冲突的起因。

3. 敌对者大概曾是教会中人(约一2:19),后来却变成“假先知”(约一4:1)、“敌基督的”(约一2:18、22,4:3)、“迷惑人的”(约二7)。

4. 敌基督者与信徒的对比

B. 三封约翰书信的关系

1. 三封书信的写作日期相当接近。

2. 低米丢可能是约翰一书及二书的送信人。

3. 约翰三书属私人信函;约翰二书则是在教会中公开诵念的书信,也是约翰一书的撮要。

二.约翰三书——长老的荐书

A. 信中的称谓

1. 信中提及的人物:该犹、低米丢、丢特腓,都是希罗名字,反映教会中有不少外邦人。

2. 约翰称信徒为“朋友”(约三15;参约15:12-15);又称该犹为“亲爱的”(约三1-2、5、11)、“我诚心所爱的”(约三1)。

B. 两个人物:该犹与丢特腓

1. 该犹是一位热心接待客旅的教会领袖(约三5-6)。约翰称赞该犹“按真理而行”,且得到信徒的认同(约三3)。

2. 丢特腓也是教会领袖,约翰指责他“在教会中好为首”;他拒绝接待长老的使者,更把愿意接待客旅的信徒逐出教会(约三9-10)。

3. 接待在约翰眼中是重要的事奉,是“为真理作工”(约三6-8)。

C. 约翰的吩咐

1. 约翰向该犹保证带信人低米丢是好弟兄,“又有真理给他作见证”(约三12);因此该犹可放心接待对方。

2. 约翰尚有事情想与该犹交通,却不方便在书信上交代(约三13-14);他希望能面对面地谈论。

3. “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约三11)

三.约翰二书——给教会的附信

A. 背景

1. 约翰二书主要是介绍约翰一书的内容。

2. 约翰二书是写给该犹的教会的。约翰称这个群体为“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约二1),又称自己所属的教会为“你那蒙拣选之姊妹的儿女”(约二13)。

3. 约翰二书的问安语比约翰三书长,重点都跟“真理”有关(约二1- 4)。

4. 约翰同样希望跟他们会面,使他们的喜乐满足(约二12;参约三10、13-14)。

B. 重点——提防假教训

1. “世界”

在约翰笔下,“世界”本是神所爱和拯救的对象(参约1:9,3:16-17,4:42,6:14、33、51,8:12,9:5,10:36,11:27,12:46-47,17:21-24),世界却拒绝神、不认识神、与信徒为敌(约1:10,7:4-7,8:23,11:9,12:25、31,14:17-31,15:18-19,16:8、11、33,17:6、9、11、14、16、18、25)。约翰一书同样指出世界本透过基督得着拯救(约一2:2,4:9、14、17),却沦落至卧在那恶者手下(约一5:19),恨恶神的儿女(约一2:15-17,3:1、13,4:1-5,5:4-5)。

2. 敌对者的特性

“迷惑人、敌基督的”、“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约二7)、“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约二9)。

3. 对待敌对者的态度

不可接待他们(约二10),否则就是在他们的恶行上有份(约二11)。

C. 应用——接待的原则

1. 接待不仅是提供饮食和住处,更是属灵的交通。

2. 拒绝接待敌基督者。

D. 彼此相爱的命令

“要彼此相爱”是他们“从起初所受的命令”(约二5-6;参约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