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课  启示录

一.背景

A. 作者与读者

“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启1:9)

B. 政治背景

在罗马帝国的政权下,教会大受逼迫和患难(启7:14),不少信徒受害殉道(启2:13,6:9-11)。

二.文体

A. 天启文学

是主前200年至主后200年间流行的犹太文学体裁,具下列特征:

1. 源自旧约预言文学

2. 大逼迫下的产物;信息是神必要结束人类历史,施行公义的审判。

3. 以象征的语言表达信息,包含许多异象、异梦、数字等。

4. 作者多托名写作。启示录除外(启1:9)。

B. 先知文学

1. 约翰身处新约时代,被圣灵感动(1:10-11)写下所见的异象。

2. 结合启示及预言(1:3,22:18-19)。

C. 书信

1. 具书信的特征(1:4-7,22:21)

2. 是写给小亚细亚七间教会的信,内容亦是回应当时教会的处境。

三.结构

A. 大纲

1. 序(启1:1-8)

a. 第一个异象:给七教会的信(启1:9-3:22)

i. 约翰被委任写信(启1:9-11)

ii. 委任者耶稣(启1:12-16)

iii. 委任的任务(启1:17-20)

iv. 七封信(启2:1-3:22)

b. 第二个异象:神审判的书卷(启4:1-16:21)

i. 宝座前的敬拜(启4:1-11)

ii. 羔羊前的敬拜(启5:1-14)

iii. 七印(启6:1-8:1)

iv. 七号(启8:2-11:19)

v. 七异象(启12:1-14:20)

vi. 七碗(启15:1-16:21)

c. 第三个异象:最后的得胜(启17:1-21:8)

i. 巴比伦倾倒(启17:1-21:8)

ii. 最后的胜利(启19:6-21:8)

d. 第四个异象:新耶路撒冷(启21:9-22:5)

2. 跋(启22:6-21)

B. 插叙的重要性

1. 插叙是在叙述中所插入的其他情节。启示录中共有6个插叙(4:1-5:14,7:1-17,8:2-5,10:1-11:14,17:1-19:10,21:9-22:5)

2. 启示录的插叙并非旁枝末节,作用是带出重要的信息。

四.解释意象的原则

1. 掌握第一世纪时的原初信息。

2. 意象多来自旧约,甚或其他启示文学。

3. 部份意象有固定的意义,但也有例外(参5:5-6)。

4. 部份意象有清楚的指向(1:12-20),但也有例外。

5. 解释意象时要注意:

a. 重视作者的解释

b. 切勿强解所有细节,要注意整体的信息。

6. 注意启示文学并非依时序写作。

五.释经的原则

1. 紧记启示录的中心信息——上帝仍在掌权!

2. 切勿按字面释经

3. 切勿对号入座

4. 切勿本末倒置



参考书目

1. 马有藻、张西平着。《新约导读》。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

2. 滕慕理。陈伟明、周永新等译。《新约综览》。香港:宣道,2004。 

3. 德雷恩。胡青译。《新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2005年。

4. 林声本。《新约概论》。香港:宣道,2001。

5. 周联华。《新约概论》。香港:文艺,2004。

6. 卡森、穆尔。邵尹妙珍、纪荣神译。《21世纪新约导论》。香港:天道,2008。

7. 刘光耀、孙善玲。《四福音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2004。

8. 黄根春。《四福音真貌:福音书的素材、结构与主题》。香港:文艺,2001。

9. 麦克奈特‧史葛。麦陈惠惠、麦启新译。《诠释符类福音》。香港:天道,1999。

10. 黄锡木。《新约研究透视》。香港:基道,1999。

11. 埃尔韦尔、亚伯勒。李爱明译。《新约透析:历史与神学的探索》。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0。

12. 滕慕理。梁汝照、李月娥译。《新约背景》。香港:种籽,1985。

13. 陈润堂。《新约背景》。台北:校园,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