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九课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

一、引言

基督教传入中国,前后有4次的尝试,分别是唐朝贞观年间、元朝、明末清初和晚清。不同传统的基督教传教士都曾踏足中国,却因政治问题,之前3次的传教努力都中止了,相互间也没有任何传承关系。第一位基督教宣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在1807年来华时,等同开荒,进入一个完全未闻福音之地。 

二、马礼逊来华

1807年,基督教宣教士马礼逊到达广州,开始了基督教来华的二百年宣教史。马礼逊从事文字工作,如翻译圣经、编辑字典、印刷单张,并培育本地信徒,从基层札根。这段时期因中国尚无传教自由,加上资源不足,宣教效果有限。

三、戴德生与中国内地会

1.  1853年,戴德生(Hudson Taylor, 1832-1905)来华,凭信心成立跨越宗派的差会中国内地会,并把总部设于工场中。

2.  他推动了其他差会相继加入,把福音传到中国,建立教会,兴办各种社会关怀事业。西方教会主要有两种宣教策略:一是深植民众,直接布道,由下而上;二是影响精英,做福音预工,由上而下。 

四、传教事工面对的排拒

1.  基于文化上的严重差异,加上中国人的排外与反教心理,在19世纪,全国各地爆发了近千的民教冲突(教案)。其中最大的一次教案,当数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传教士和信徒广受逼害,教会元气大伤。

2.  满清覆亡,民国之初,不少知识分子相信基督教是西方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基础,期望藉基督教来改造国民,从而改造中国,令基督教深受欢迎,发展迅速。

3.  但在五四运动激发的民族主义浪潮下,反教风潮再起,产生了非基督教运动。基督教被指责为西方侵华行动不可分割的部份,导致传教士撤离内陆地区,传教工作再受打击。 

五、中国教会本色化自立时期

1.  回应民族主义,传教士积极推动教会本地化,扶植本地教会领袖,促使堂会自立自养。不少教会易名或加以改组,权力逐渐移交华人手里。华人教会领袖致力推动本色化运动,也有中国信徒自立门户,从事奋兴布道工作,或建立本地堂会和宗派。

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传教士大多被迫离华回国。由于大量人口迁移西南,许多学生随校西移,大后方的学生福音工作在抗战时期蓬勃开展,激发不少青年人投身边疆布道。

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球最大的宣教工场对外关闭。当时约有70万信徒的中国基督教会,进入新阶段的调适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