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论

目录

第一课 导论:圣灵的比喻

第二课 圣灵的位格

第三课 旧约中的圣灵(一)

第四课 旧约中的圣灵(二)

第五课 圣灵与基督(一):降生、受洗、试探

第六课 圣灵与基督(二):受死、复活、升天

第七课 五旬节与圣灵(一):路加与约翰的记载

第八课 五旬节与圣灵(二):相关问题

第九课 圣灵充满(一):与灵洗之别

第十课 圣灵充满(二):解释

第十一课 圣灵充满(三):满有圣灵

第十二课 圣灵与圣经:光照、解经与宣讲

第十三课 圣灵与新生命(一):救恩与重生

第十四课 圣灵与新生命(二):成圣生活

第十五课 圣灵与新生命(三):罗7章的“善恶之争”

第十六课 圣灵与新生命(四):圣灵的果子

第十七课 圣灵与教会(一):属灵的恩赐(上)

第十八课 圣灵与教会(二):属灵的恩赐(下)

第十九课 圣灵与教会(三):教会增长

第二十课 圣灵与教会(四):神的道

第廿一课 圣灵与历史(一):孟他努主义与圣洁运动

第廿二课 圣灵与历史(二):20世纪灵恩运动

第廿三课 圣灵与疑难经文

第廿四课 总结:我们的反省

参考书目 


第一课 导论:圣灵的比喻

一、本课程宗旨

A. 目的

藉圣经中有关圣灵的基本教导,使学员明白、认信及时常感受圣灵真理的宝贵,进而在生活中不断倚靠圣灵,高举基督耶稣,并有迈向成熟的品格和生活见证,直到主临。

B. 目标

务求以平衡的教义、历史宏观的思考,对照我们的处境,作实际的应用。如果能够校正错误、极端和思想的偏差,回归正统,则更是感恩。

C. 要求

1. 圣道─本课程引述经文较多,课前预告的,要在听课前先阅读。

2. 宏观─避免闭门造车,会提到教会先贤和他人的着作心得,使我们的信仰从圣经与教会连接。

3. 团契─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听课后有启发的,可以分享。

4. 读书─采用独白授课式授课,但提供参考书目,并在课堂中间略作分享。

5. 思考─圣灵论为何重要?怎样过圣灵充满的生活? 

二、圣灵论的难度

1. 事奉神的人不够谦卑,缺乏对圣灵的认识,轻视圣灵。“教会里面有很多问题发生,就是因为有很多人在没有被圣灵打倒而俯伏在耶和华面前以先,就想站起来出头,高举自己。结果,他们一定被主摔倒。我们要学习俯伏,被破碎、被对付,然后在圣灵的对付之中站起来。”[1]

2. “今天有许多以圣灵的名称建立教会的,正是对圣灵和圣灵的恩赐最多误解的,有许多专讲圣灵的人正是不明白圣灵的。所以,今天要从圣灵论重新建立起正确的信仰和关系,这是一件很重要也很艰难的事情,但这个艰难不成为我们畏惧的原因,反而成为我们被挑战且要大胆行动的原因。”[2]

3. 认识圣灵是教会迫切的需要。陈终道:“今日教会最迫切的需要,就是认识圣灵。”滕近辉:“我深深的相信,今天基督的众教会最大的需要,就是圣灵的作为。让我们一同研究并追求圣灵的充满。”林道亮也有着作《从灵洗到满有圣灵》。[3]

4. 20世纪中国本土教派的特色之一是强调圣灵,但是对圣灵的认识不足。良院《基督教教义》第三课〈教义与中国教会(二)〉提到,“真耶稣教会和耶稣家庭都有强烈的五旬节信仰特色,这种特色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在中国农村。”

5. 灵恩运动为发展迅速之教派。过去100年,灵恩运动的增长确是可观。由起初在1900年的几十个信徒,发展到现时的5.8亿信众,而且增长率是每年1,900万和每天的54,000人。[4] 

三、圣灵论在教会中被忽视和误解的原因

1. 初期教会没有神论的问题,反而花了主要的精力在基督论方面,为耶稣基督辩护。

2. 2世纪的孟他努主义是头一次“灵恩”运动,之后直到4世纪(公元381年)的《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才宣告圣灵的工作:“我们相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出来,与父及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他曾藉众先知说话。”[5]

3. 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 1899-1981)认为,如果说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才重新把圣灵论发掘并发扬光大,也不算夸大。[6]

4. 缺乏客观的判断标准而被标签为“灵恩派”,是很多事奉主的人所惧怕的,也害怕误入歧途。

5. 与圣父和圣子相比,有关圣灵教义的诗歌也极度缺乏。所以,崇拜聚会中藉诗歌学习也显不足。

6. 注重圣灵的教会多被认为是主观、煽情的,并欠缺理性和圣经真理。

7. 圣灵本身是不可见的。虽然圣父也未曾被人见过,但整本圣经有很多关于父神的经文;圣子耶稣在历史中道成肉身,给予我们具体的认知。相比之下,圣灵的经文就很少,给人抽象和捉摸不定的印象(这也是圣灵的特色,不突显自己,而是荣耀基督)。

四、圣经中有关圣灵的比喻[7]

A. 圣灵如手

13“耶和华的灵”,原意是“耶和华的手”。本书多次提到“耶和华的灵降在我身上”(结1331422811153322371401)。 

B. 圣灵如火[8]

“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赛43)。启示录以“碧玉”形容神,而新耶路撒冷城、城墙的第一根基、城墙都是象征圣洁的碧玉。我们心中要有“公正的灵和焚烧的灵”,才能胜过撒但的火! 

C. 圣灵如覆煦

12说神的灵“运行”。“运行”是“覆煦”(即孵卵的热力)的意思。

D. 圣灵如油

61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

E. 圣灵如角

56“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哈34的“能力”可译为“角”。 

F. 圣灵如轮

11219形容四活物的灵,轮和圣灵连在一起。 

G. 圣灵如眼

56“七角七眼”及结118圣灵的轮子里满了眼睛,表明神完全看见,无所不知。 

H. 圣灵如鸽

316描述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耶稣身上。

I. 圣灵如光

45“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神的七灵。” 

J. 圣灵如风

38“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徒22记载圣灵降临时有大风。在结37章枯骨异象中,大风也象征圣灵。

K. 圣灵如水

738-39“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L. 圣灵如印

113“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M. 圣灵如树

522-23“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五、结语

这么多有关圣灵的比喻,一方面让人得知圣灵的丰富,另一方面却使我们容易忘记圣灵真正是谁,甚至把圣灵非位格化。然而,正如我们认识人的人格,神也有他的位格。


[1]  滕近辉:《灵力剖视─圣灵比喻研究》(香港:天道,1982),页12

[2]  唐崇荣:《圣灵的引导》(台北:中国福音会,1996),页2

[3]  陈终道:《圣灵的工作》(香港:天道,1981),页7。林道亮:《从灵洗到满有圣灵》,全书内容可参<http://xybk.ifuyin.tv/Books/PI_BTruth-HSFilled/gb/index.htm>

[4]  张慕皑:〈从“五旬节”到“后灵恩”〉,廖炳堂编:《灵恩运动的反思》(香港:建道,2013),页16

[5]  陈若愚:《基督、圣灵与救赎─基督教要义导览》(香港:基道,2010),页304

[6]  Martyn Lloyd-Jones, Great Doctrines of the Bible (Illinois: Crossway Books, 1997), 5梁家麟说:“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便用了三分一乃至一半的篇幅来谈圣灵,教会与信徒生活都是在圣灵论的框架下说的。”(廖炳堂编:《灵恩运动的反思》,页243)高尔(G. A. Cole)认为巴刻的描述很好:加尔文是“圣灵的神学家”,如同亚他拿修是“道成肉身的神学家”,路德是“称义的神学家”(Graham A. Cole, He Who gives Life: The Doctrine of the Holy Spirit [Illinois: Crossway Books, 2007], 426)。

[7]  滕近辉:《灵力剖视》中列出14个圣灵的比喻。这书是作者在1978年于香港的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一连10晚的讲章改编着作,值得参阅。

[8]  滕近辉共介绍14个圣灵的比喻,第二个是面酵。但若不看书中原文,天国如面酵(太1333)和五旬节的圣灵能使教会“发”起来及增长,就很容易误会,甚至引起误解经文的可能。这里因篇幅所限,省掉这个比喻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