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圣灵充满(二)

解释

一、圣灵充满是否常态?

A. 从先贤的经验看

1. 立刻的─“叨雷曾说:当我在研究使徒行传时,发现一个人若非蒙圣灵充满,就没有权利传扬福音……我就说:‘除非我领受了圣灵并且体验他,否则我将永远不再走向讲台再次讲道……’在一个礼拜内,我得到了这福分……至于这福分所成就在我身上的,我甚至无法以言辞表达。他将喜乐充满我的心,是我从未梦想到的;他叫我讲道时得释放,有自由……!”[1]

2. 时间较久的─“在慕迪认识了圣灵充满的重要性后,他说:‘在我灵里起了极大的渴慕,我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从未如此开始哭泣过!我真实地感受到,如果在我的事奉上,不能领受这能力,我就不想再活下去了!’以后,他见证被圣灵充满的经历说:‘我一直哭泣,祈求神以圣灵充满我,有一天,在纽约城,啊!多么奇妙的一天!我简直无法形容……那经历几乎神圣到不可言状……我只能说,神自己向我显现……我现在不愿意回到以前我未蒙此福时的境况中……就算你会给我全世界,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天平里的微尘而已!’”[2]

3. 一生两次─滕近辉事奉不久,翻译《祈祷出来的能力》一书时,心里得到奇妙的充满。他一面翻译,一面滴下眼泪,一跪下就是几个钟头的祷告。喜乐的眼泪常常涌出来。一连保持了两三个月。第二次约在十多二十年后,他在日本领会,向主求充满,主就赐予。“我心里面再一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使我觉得非常希奇。同时,主也给了我工作上的能力。我记得有一次讲了很平淡的道理,讲完以后,有一位二十几岁的弟兄站起来认罪,他竟站不住,仆倒在地,继续哀哭,认罪。我觉得希奇。圣灵使他知罪认罪,使他复兴。我心中兴奋的感觉继续了约三个月。”[3]

4. 苏颖智说:“根据圣经所载,除主耶稣外,没有一个人是连续不断被圣灵充满的,也没有一个人是连续不断被圣灵管理、控制而完全没有自我的。”[4]

B. 从圣经真理看

1. 常态─这是每个委身的信徒的正常状况。初期教会选出的7位执事都是“被圣灵充满”的人,正如他们也要有“好名声”、“智慧充足”、“大有信心”(徒635)。巴拿巴也是如此(徒1124)。不但信徒领袖如此,信徒也“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徒1352)。这些经节显然是指基督徒的常态,或至少是神要基督徒有的常态。[5]

2. 超常─我们无法规定神的作为,也无法直接看透圣灵的工作(约38;林前211)。

二、为何要被圣灵充满?(弗518-21

1. 这是命令。这段经文中有两个动词是命令式(“不要醉酒……要被圣灵充满”),另外5个动词是倚赖这些主动词的现在分词(直译为“说”、“唱”、“作乐”、“感恩”、“顺服”)。[6]

2. 这是复数“你们”。

3. 这是被动语态,但也要来到主前渴求(约738-39;路1113)。

4. 这动词是现在式,表示要持续不断被充满。

5. 从使徒行传所见,如果没有圣灵充满则无法肩负主的大使命,包括讲道、面对困境和差遣宣教士等。教会的事工要正常发展,必须有主自己的灵充满。

6. 这是耶稣基督的榜样和典范。

三、如何被圣灵充满?

1. 519-21518之圣灵充满的结果,还是途径呢?[7]除了潘仕楷根据西316这段平行的经文,认为本段是圣灵充满的途径,斯托得和奥伯恩(Peter T. O'Brien)都解作圣灵充满的结果。

2. 滕近辉提出的4个条件:

a. 信心─相信主已经为我们预备了圣灵充满的恩典。这是他的应许(路1113)!

b. 洁净─圣灵光照我们,让我们把所有罪过都承认清楚,一一对付弃绝。[8]

c. 祈求─求是一个重要的表示,表达需要和爱慕。

d. 凭信心接受─以信心的祈求开始,也以信心的接受为结束。不强求,也不走极端的路。[9]


[1]  林道亮:《从灵洗到满有圣灵》第二章〈圣灵的充满〉第四节。

[2]  同上。

[3]  滕近辉:《灵力剖视》,页170

[4]  苏颖智:《认识圣灵》(香港:证主,1995),页117。他解释,圣灵充满的定义是“信徒在某些工作或生活上被圣灵控制”。但这解释有商榷的余地。斯托得对醉酒是被酒精控制,所以圣灵充满是被圣灵控制的观念,有详细的更正和解释(斯托得:《当代圣灵工作》,页68-69)。

[5]  苏颖智:《认识圣灵》,页60

[6]  同上,页68。但是我修改了斯托得在书中所说的“四个动词”。他在《以弗所书》(斯托得着,陈恩明译,圣经信息系列[台北:校园,1997])中,也说“是四个现在分词”(页206)。潘仕楷则分别写出“有连续四个分词”(页48)和“五个分词”(页58)(潘仕楷:〈圣灵充满的教会生活─以弗所书518-21之再思〉,廖炳堂、黄汉辉编:《圣灵与教会》)。但奥伯恩(Peter T. O'Brien)的以弗所书注释,则表示有5个现在分词(Peter T. O'Brien, The Letter to the Ephesians,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386-7)。

[7]  斯托得认为是结果(斯托得:《当代圣灵工作》,页70;《以弗所书》,页207),奥伯恩也持同样看法。潘仕楷认为弗519-21是圣灵充满的途径,但同书作者的回应引用《新汉语译本》,指正这应是结果而非途径(廖炳堂、黄汉辉编:《圣灵与教会》,页56-5773)。

[8]  柯理培所经历的山东大复兴,就记载了信徒、传道人、宣教士认罪的见证。

[9]  滕近辉:《灵力剖视》,页168-169。林道亮则把圣灵充满和满有圣灵作更详细的区分,对后者的追求有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