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圣灵充满(三)

满有圣灵

这堂课的目的是实践。下课后,请用半至一小时思考、反省和祷告,[1]并写下自己的经历。

一、圣灵充满的分类

A. 按性质

1. 工作上的圣灵充满─这是事奉能力的赐福。

2. 生命上的圣灵充满─这是圣灵的9种果子的充满(加522-23),也是最高级的。

3. 感情上的圣灵充满─这是感情上的充满。[2]

B. 按原文用词

1. 特殊充满(希腊文“pimplemi”)─出现8次,用于施洗约翰、伊利莎白、撒迦利亚、众使徒、彼得、门徒、保罗(路1154167;徒244831917139)。

2. 一般充满(希腊文“pleroo”)─用在耶稣、7位执事、司提反、巴拿巴、门徒和以弗所书的命令(路41;徒63575511241352;弗518)。[3]

C. 按用词

1. 圣灵充满─是动词、动作,由上向内充满。是为事奉的能力,与工作和事奉的能力有关。

2. 满有圣灵─是形容词。是状况,由内向外溢出,关乎灵命长大,并信心及生活连系。[4]

D. 按源头

1. 来自魔鬼─假方言、鬼方言或召了邪灵污鬼上身。所以,要分辨诸灵(林前1210;约壹41)。

2. 来自人为─误把自我催眠的方言当作圣灵充满,情绪发泄的胡言乱语;或听起来不是负面但确实是心理作用的。

3. 来自圣灵─有神所赐的能力或圣洁和仁爱的生命果子。

二、满有圣灵和生命成长

A. 满有圣灵

1. 这词在新约出现16次(不计另外的形式,如弗518)。除了被译为“充满”(filled with)或“满有”(full of),还可译为:“充充满满”(约114),“满身”长了大麻风(路512),“装满”12篮(太1420;可819),多加“广行”善事(徒936),以吕马“充满”各样诡诈(徒1310),怒气“填胸”(徒1928),“满足”的赏赐(约贰18)等。

2. 值得留意的,是单单司提反就有3次被形容为“满有”圣灵(徒658755)。另外,还有形容耶稣(路41)、执事(徒63)、巴拿巴(徒1124)等。

B. 概念

林道亮指出:“希腊文‘充满’(filled with)和‘满有’(full of)本是两个字式(可惜中文新约把它们都译作‘充满’)。‘充满’说明一种肯定性的动作:‘满有’是个形容词,好似在一实体旁,安置某物来表达他必有的特性一样。这样,‘充满’是一种行动,是圣灵把他自己特有的能力和属天的才能赐给人,为要成全神所托付他的事工;‘满有’是一种渐进性的塑造,说明信徒敬虔生活的光景,藉着内在圣灵渐进性的作为,逐渐地塑造全人,使信徒们能从灵欲战争中百战百胜,对神趋向百依百顺,对事奉常是百发百中。简言之,‘充满’是我们得到圣灵的能力,‘满有’却是圣灵得到我们!这是从属肉体转移为属灵生命的必有过程,是由我们内里居住的圣灵渐渐塑造我们而成的……所以,满有圣灵不是等于五旬节时的圣灵充满,因为使徒们在五旬节后,并未显示他们的生命从此就继续不断地保持在圣灵的满溢中;这也不是等于每一分钟都要被圣灵充满的意思。满有圣灵是指每天生活在他所接触的人群中,他会不自觉地活出圣灵所结的果子来。” 

C. 如何满有圣灵?

1. 引领信徒支取恩典(基督的十字架)(加522-24)。

2. 顺着圣灵而行(加5161825)。

3. 不要叫圣灵担忧(弗430)。

4. 不要消灭圣灵(帖前519)─这是这句话原来的意思。

5. 渴慕。[5]

6. 等候─神的时候,让神自由工作。

7. 超常与守常─按素常有规律地生活、工作。圣灵的果树是有规则的(春夏秋冬),撒种、施肥、修剪,到时候便收割了。斯托得提出圣灵的果子(加522-23)之后的一章有撒种的真理(加67-8)。这是自然律。圣灵是超常的源头,生长是平常的原则![6]


[1]  钟马田说,他讲圣灵的教义不是为自己或会众增添知识。他关心这些事的唯一原因,是深入并真实体验救恩的大能在于明白这些教义─不单单是理性和理论上的知识(Lloyd-Jones, Great Doctrines of the Bible, 235)。

[2]  滕近辉:《灵力剖视》,页167-168。但他还提到第四种,就是圣灵的浇灌而说方言。我则认为:第一,不能肯定“浇灌”是否对基督徒的常态,是否跟“灵洗”密切相连还未肯定;第二,滕近辉表示有4次说方言的情形,但未附经文,而斯托得说是3批人讲方言(徒21-41044-46191-6)(斯托得:《当代圣灵工作》,页63)。因此,我把滕近辉的4种充满减为3种。但我并不否认讲方言(真方言)也是圣灵充满的一种(却不是唯一的一种),并把它归类为感情上的圣灵充满。

[3]  苏颖智:《认识圣灵》,页117-123。其中页117有清楚的区分图表。

[4]  把“满有圣灵”与“圣灵充满”区分,是林道亮独特的贡献。苏颖智也引用此观念。林道亮着述的第四章整章以“满有圣灵”为名。

[5]  滕近辉和斯托得皆提出这点。前者说“求”,后者说“渴慕”(斯托得:《当代圣灵工作》,页91)。

[6]  同上,页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