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可不可以有死刑?


 

第六诫“不可杀人”2013的“杀人”一词翻译不十分准确。因为原文的这个词和与之相应的希伯来文词语,所指的都是犯凶杀罪。因此,比较准确的翻译应是“谋杀”。这里说的是“不可谋杀”死刑是在公正审判下的判决,与十诫无关

 

一、 耶稣对第六诫的解析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521-22

耶稣在第六诫的禁令中深入地提到杀人行为的动机,指出那导致杀人的怒气和仇恨。这些固然不受世间法庭的审判,但在神的眼里,也一样应受惩罚。

怒气表现在用像“拉加”(意思是“空虚”,亚兰语里骂人“废物”之意、“魔利”(就像说“你这个笨蛋!”)这样带侮辱性的字眼来骂人这两个本不是特别粗俗的字眼(耶稣在太2317也说过“无知的人”;另参雅220),只是它们表现一种充满怒气侮辱人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使说这话的人难免受审判(所指的是神的审判)。耶稣警告人,就连日常用侮辱人的字眼发泄怒气,最终也要受神的审判。

 

二、 约翰对第六诫的解析

“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壹315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指出,约翰恨人的与杀人的视为同等,并不是夸大之词,因为我们恨一个人,就是巴不得他死掉。

 

三、 大卫的例子

撒上241-251记载大卫饶恕扫罗的事迹。扫罗王追杀大卫,扫罗的兵力远胜大卫,但在巧合中情势逆转。扫罗竟然挑上了大卫与跟从他的人藏匿的那洞穴来上厕所。对大卫而言,这是意料之外的机会,可以主动出击,杀掉正追杀他的扫罗。但大卫只是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事后大卫说:“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撒上24:12)。大卫表明,他自己是不会采取报复行动的。

 

四、 结论

基督徒要明白“不可杀人”的诫命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包括不可恨人、不怀怒骂人等。约壹315指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我们需要反省,自己有没有随便骂人是笨蛋的习惯要知道在耶稣眼中,骂人恨人就像杀人一样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