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教会对单身人士的牧养关顾(一)

谈及教会对单身人士的关顾,须按所服事的单身群体状况、背景及需要去牧养,教要了解单身人士的困难,及敏锐于他们的需要。

一、单身事工的圣经基础

1.数目的增多(徒2:41)

2.不断成长(徒2:42)

3.向外拓展(徒2:43-45)

4.一起成长(徒2:46-47)

二、单身人士的需要主要在五方面

1.建立关系的需要-与家人、亲友、朋友、肢体的关系网。

2.社交生活的需要-健康、多方面的社交生活,包括与同性和异性。

3.属灵的需要-真理的装备(特别有关生命方向、独身、婚姻等)、与神的关系。

4.教育的需要-单身生活各方面需要之培训、理财等。

5.情绪的需要-个人成长、支持网络……

三、从心理发展看单身人士

艾力逊(Erickson)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的第六阶段为“成年前期”,年龄界分定为20-35岁或是20-40岁。

1.成年前期主要发展为亲密与孤立。这时期正面的结果是成熟,有所作为、思想、感情与人分享,负面结果则是逃避亲密关系,维持表面关系,受苦于孤立感或自我沉溺;这时期发展的德行是爱。

2.中年期(社会一般也看这年龄阶段为中年)主要发展为创发性与停滞不前,正面成长及发展的结果是在工作及人际关系上能放松自己(这时期的工作型态可能是稳定,也可能是转业),负面的结果则是丧失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瘠,这时期发展的德行是关心。

根据发展理论,20-35岁或是20-40岁这年龄层群体的特质,是成熟、独立、自由度,愿意与人分享自己,以及从事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和爱和关心的事,对教会而言,这一年龄层的群体是很有潜力的资源,他们可以被引导投入事奉行列中,特别是单身人士,更是极其需要透过教会单身事工,享受爱与被爱、付出与收获、有意义的人生。

四、教会对单身人士之牧养的活动建议

1.团契/小组:设立一个让所有单身人士走在一起的单身成年团契;又或成立小组,可按年龄阶段分组,又或以所住区域分组、兴趣恩赐等分组。

2.发展未婚人士的活动,包括单身支援小组、讲座或营会。

3.非正式聚会:包括联谊聚会、外出晚饭、郊游、运动活动、邀请单身回家过节等。

4.建立单身肢体之名单(可参附件),按时定期为单身人士进行个人心灵辅导、提供属灵导师,安排灵友与他们同行,坚固他们的灵命,让他们更晓得如何疗伤。

5.举行教会联合事工,例如夏令营、联合聚会和联谊活动等。

6.教会应有关于单身方面的书籍,也可拟定阅读计划,鼓励单身人士阅读有关书籍。

7.让单身人士能全面参与教会生活。教会应安排单身肢体和已婚肢体互动的机会,鼓励引导单身肢体参与教会事工活动,也教导并引导已婚肢体关心单身肢体。

8.训练单身人士领袖,成为其他单身人士的导师,或在他们所属的堂会举办单身人士活动,如单身人士工作坊等。

单身群体包括未婚、失婚、丧偶者,情况不一自然关顾重点不同。年龄层不同,需要亦不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单身群体的需要加以关顾、牧养,是有心从事单身事工者须注意的。

五、为教会适婚未婚者把脉(参附件二)

1.年龄可分为20-40岁,41岁以上

a.以40岁做为界线,因40岁之后未婚者考虑婚姻如婚后生育问题等已有变化。

b.有香港从事单身事工之资深工作者分享,29、39这两个数字代表两个关卡,29岁是即将进入婚姻压力最大时期;39岁是即将脱离婚姻压力,进入人生不同课题。

c.有开展单身事工的教会,大多针对20-40岁这一年龄层的单身群体,年长单身群体是被忽视一群,也是尚未开展的牧养荒地。

2.单身情况可分七种状态

a.一定会结婚的积极等候者

b.一定会结婚的消极等候者

c.两手准备者(可能结婚也可能不婚,就看神是否预备)

d.正与未信者交往者

e.正与信主的交往

f.选择独身

g.刚失恋者

3.按七种单身状态,两种年龄层,分析他们的灵命需要

a.信主年日、灵性状况

b.单身生活的状况、个人态度

c.教会生活及主内关系等

4.针对七种状态两个年龄层20-40岁,41岁以上,分析他们的现况及属灵光景、需要后,拟定牧养对策。

单身信徒的基本需求就是成为神家中一份子,这是神的旨意,也是教会装备好要去成全的事。当教会了解单身信徒感到疏离的原因,并决心改变,且致力于培养与他们的关系时,就能将他们包含在教会系统里面。当教会遇上单身信徒,让单身信徒感受教会是“他们的地方”,让他们乐于回到教会,那么就算教会未有正式的单身事工,从另一角度看也是牧养了单身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