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短期宣教

一、什么是短宣?

1.  以时间的长短来定义由两个月到两年不等。

2.  以行程的性质来定义离开居住地到国内或国外传福音,或者做有关的工作。

3.  以信仰与文化来定义为信仰缘故到跟本身不同信仰与文化的国外,从事和传福音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工作。 

二、短宣旅程中的不同元素

1. 旅游接触异文化的人:

体会他们生活中的优势与不足,认识他们的文化、历史、需要、福音的需要等。

比较和自己文化之间的异同。

世界无乐土,到处都有贫穷人,让人渴慕天国。

2. 朝圣脱离日常生活的旅程,在异地体验和谐与平等,忍受艰苦和俭朴的生活,谦卑自己跟从团队的决定,以致对信仰有更深体会。

3. 差传:

教会的事工─举办外展聚会吸引未信者,或布道、查经、训练等。

团队当保持彼此与神的交通,灵修、读经、祷告。

事工要有一定的弹性。

三、组织短宣的原因

1. 为了弟兄姊妹无论是福音工作或服务,都让他们感受在多元文化中更深的合一与和谐;另外,也为自己的丰富感恩,并且更明白神在他们身上的旨意。

2. 为了教会满足神对差传的旨意,也帮助弟兄姊妹的灵命更新。

3. 为了满足城外或是海外众多的需要。 

四、短宣的由来

20世纪中期才开始在美国普遍出现。1950年代,世界充满危机。学者称1945-1969年为不可思议的年代,因为一方面各国都面对政治及社会动荡,让差遣宣教士更难;但另一方面福音派却不断成立新的差会,差出宣教士到海外。1960年美国主流福音派杂志开始强调差传的重要,鼓励信徒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宣教工作。

1. 18-19世纪,威廉克理为传统差传工作带来改革:宣教士学习当地语言、翻译圣经、适应当地文化。

2. 1910年,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展开了罗马天主教以外的普世差传工作。

3. 1920年起,弟兄会及美国之友开始有短期事奉的安排,呼吁年轻人和大学毕业生到海外参与建设及医疗服务,以支援宣教士。

4. 1950年代末,短期宣教开始受重视,原因:

a. 19世纪末的学生运动,让人重新思考及安排短宣。

b. 飞机让短宣普及与可负担。

c.  中美洲国家开发旅游,信徒可以前往。

5. 1965年,苏丹内地会发表:短期任务的安排也是差传工作。短期任务虽然不能取代宣教士,却能支援宣教士的工作,建立耶稣基督的教会。

6. 1967年,有宣教机构把宣教士的定义也包括那些在国内外短期为福音工作的人,并在两年后开始接受短期宣教的申请,任期是一个月到两年。 

五、短宣的争战

异端也积极宣教。摩门教在1830年成立后,就有定期的宣教。今天他们大概有53,000个全职宣教士,在全世界404个地点宣教,年龄主要是25岁以下。他们不必有神的呼召,在受训以后就出发到所安排的地方事奉。男的任期是两年,女的是一年半,工作时间是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 

六、思考问题

1. 短期宣教有什么元素?

2. 短宣在今天重要吗?为什么?

3. 为什么要参加短宣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