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课 差传前瞻

一、21世纪是怎样的世界?

A. 全球化

全球化是自由市场、国家与省份、资讯科技的总和,让每个个人、公司和国家都能更远、更快、更平宜地接触到世界各地。在15-19世纪,全球化是透过殖民统治;在20世纪,是透过跨国企业;到了21世纪,是在个人层面透过科技联系不同人合作,与其他人竞争。

1. 益处:

a. 跨国企业更容易在工资低的地方找到劳工,产品更廉宜。

b. 本地教会更容易找到海外短宣的地方。

c. 封闭国家的国民更容易在网上下载圣经。例:电影《耶稣传》可以在任何国家播放。

d. 宣教士可以透过新媒体与群体对话。

2. 坏处:

a. 落后国家被剥削,贩卖人口更容易。

b. 政治、宗教激端分子更容易藉科技发动大规模破坏。

c. 年轻人的沟通能力下降,人与人的关系更疏离。 

B. 移民人数增加

单在2017年,美国就有超过100万留学生。跨国企业的管理阶层不停转换工作的国家,很多人为生活到海外工作,单在加拿大多伦多就有600万海外劳工。在2018年,超过6,500万人因为战争、饥荒或其他危机离开家园,全球移民越来越多。有人是移民了才可领受福音,基督徒也因移民而在住下的国家为主作见证。 

C. 暴力增加

911事件后,欧洲、亚洲都有极端的恐怖袭击;美国的鎗枝管制是严重问题;中东、非洲的基督徒常受伊斯兰教徒逼迫,每年均有超过9,000名信徒为主殉道。 

D. 绝对贫穷的人口将增加

因为中国、非洲东部及西部的经济起飞,从1800-2017年,生活在绝对贫穷线下的人口(每天赚不到1.9美元、不能念书、患病无法就医、不能吃饱)已从85%降到9%。但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把情况改变,生活在绝对贫穷线下的人口可能会加倍。 

E. 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明显的,这些破坏已表现在各地的旱灾、风灾、水灾之中,也损害了粮食和食水的供应。虽然各国已经正视二氧化炭的排放量,但是仍然有其他严重的问题:过度捕捞鱼类、空气和食水污染等。 

二、21世纪亚非拉教会参与的全球差传工作

1. 韩国差传领袖计划在2030年差遣10万名全职宣教士和100万专业基督徒,到世界各地传福音及植堂。

2. 中国1940年代,牧者有异象把福音沿丝绸之路传回耶路撒冷,可惜运动在解放后终止。1976年,香港举行第一届世界华人福音运动,在2006年的第七届会议,重新认定主的大使命,计划差遣10万名带职传道人向中国及耶路撒冷之间的穆斯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传福音。

3. 印度─1947年独立时大批宣教士离境,1960年代本土宣教兴起,1977年印度差传协会成立,2009年约5万名宣教士服侍国内不同文化的印度人。今天,也有印度宣教士参与海外的差传工作。

4. 拉丁美洲巴西是最早参与差传的国家,1970年初就派宣教士到海外事奉。1975年成立安提阿差会,从1972年不到600位宣教士,到2010年增加至超过5,000位,当中最少200位在伊斯兰教国家事奉。

5. 非洲尼日尼亚差会在1980年成立,1986年差出500位宣教士到海外,到2005年人数上升至5,000位,到65个国家事奉。2006年,他们计划在2021年差出1.5万名宣教士。 

三、未来差传的人力资源来自哪些地方?

A. 非西方宣教士

1. 拉丁美洲。

2. 韩国。

3. 菲律宾。

B. 非西方宣教士在差传上的优势和挑战

1. 优势:

a. 较少政治障碍。

b. 更能吃苦和面对艰难。

c. 有接近的文化和属灵经历。

2. 挑战:

a. 在跨文化和差传学上的训练不足。

b. 需要额外投放时间学习语言。

c. 更容易受政治的压迫。 

四、未来宣教士的主要工作

1. 传扬耶稣基督的救恩。

2. 植堂、建立教会。

3. 援助各地的需要:社区建设、照顾贫穷人或难民。

4. 祷告。 

五、新冠疫情下的改变

1. 现场聚会、宣教工作暂停。

2. 物资供应受到阻碍。 

六、科技对差传工作的帮助

1. 新媒体一个人可以向全球千万人发出信息,是很新颖、有效的传福音和培训平台,能打破地域的界限,只是不能越过文化的差异。

2. 人工智能有很大潜质,却需要大量资源来维持。 

七、思考问题

1. 21世纪的世界有什么特色?

2. 非西方的宣教士有什么优势?

3. 未来的宣教士主要的工作是什么?跟以往宣教士的工作比较,有何异同?

参考书目 

1. 白思杰、雷马强佐着。黄龙光译。《宣教一种生命的态度》。台北:校园,2007

2. 叶李笑英、冯郑珍妮。《知难而进迎向亚洲宣教挑战》。香港:海外基督使团,2001

3. 林安国。《攀上高峰差传十三课》。台北:中信,1987

4. 欧提思、柏克曼着。陈晨光译。《点亮黑暗之窗─10/40之窗祷告手册》。台北:以琳,1998

5. 莱特着。李望远译。《宣教中的上帝》。台北:校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