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课 香港教会增长的分析

(姚谦牧师)

一、前言

受殖民地时代影响,基督教得以在香港迅速地发展,其与社会发展关系尤为密切。在上世纪50年代始,香港教会已经紧贴着社会步伐,针对着社会需要诉求提供协助。

1. 50年代,香港教会得到欧美传道会大力支持,为源源涌入之大陆难民提供接济,也为为数不少大专学生提供奖学金。

2. 60年代,由于香港教会与外国传道会联手回应政府要求,努力兴办学校,香港能于1978年开始9年免费教育。

3. 到7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香港教会服务更是多元化,除学校社会工作外,寄养服务、中途宿舍、老人中心、青少年发展服务、外展服务等,全面贴近社会需要。

4. 到80、90年代,教会在社会福利服务角色更加清晰,也得到政府认同资助,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运动发展。从以上可见,香港教会增长与社会发展实在有着重要关联。

5. 香港新教信徒人数仍维持在约50万。按新近统计目前香港基督教会约1,300-1,400间,不少是大宗派如中华基督教会、路德会、浸信会、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圣公会等,其他则属规模较小独立教会。

二、2009年“香港教会普查”概要

A. 堂会人数有明确增长

1. 据2009年普查得出全港在教会会友名录上有登名的会友(名册会友)人数为478,803人,平均每周出席崇拜人数为292,287人,会众人数有320,923人,居港会友有287,759人,领圣餐人数有183,268人。与2004年普查比较,以上各组人数均见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出席各类崇拜聚会与2004年普查比较多出75,548人,而堂会崇拜平均人数更由04年普查的183.5人升至233.8人,这能反映出过去5年间香港的堂会人数“有明确增长”。

2. 普查又发现堂会规模相比2004年普查,小型堂会(50人内)及中小型堂会(51-100人)减少,相反中型(101-200人)或以上堂会显着增加。而大型堂会(501-1,000人)及特大型堂会(1,000人以上)由2004年普查的61间升为91间,并且崇拜人数更由7万多人跃升为11万多人,这显示了“堂会生态的不均现象”。

B. 青少年人口5年间增长2

1. 会众年龄方面,调查发现5年来46-64岁中年会众占人口比率的为4.2%,比起2004年普查的2.8%有明显上升;然而15岁以下及15-24岁的青少年人口比2004年的6.6万多人加增至8.6万多人,增长了约2万人,显出教会的青少年事工“有正面的果效”。

2. 这次普查因应社会转变而增加了一些调查内容,如教牧同工流动情况、教会提供无障碍通道情况、时代敬拜对传统教会影响、小组牧养普遍程度及社会参与程度等等。

C. 对同性恋关注提升,但民主、社会公义及人权倒退

在教会不断倡议提高社关意识之际,普查就堂会过去两年所关注社会课题统计发现,最多堂会关注课题为金融海啸(63.9%)、色情文化(54.3%)、家庭问题(52.4%)、家庭暴力(45.4%)等,而对突发灾难的关注有明显增加,比2004年普查上升达26%。同性恋课题亦有显着升幅,关注堂会由1999年普查5.2%升至2004年普查的17.5%,再跃升至2009年普查的39.9%。堂会关注“以私德为主”对民主进程、社会公义及人权的关注均见倒退。

三、从普查结果了解教会增长面貌

下面将就会众增长、教会增长与及信徒牧养3方面进一步了解:

A. 会众增长

1. 结果显示全港名册会友较5年前增加逾9万人,达至478,803人;而平均每周崇拜人数则增加了7.5万人至29万人。

2. 在堂会数目方面,调查的最新数字为1,250间,较2004年时增加了69间。

3. 最有效布道方法为友谊布道或一领一。

4. 另在涉及教会的纪律问题个案当中,占最多的为性道德及离婚问题。

5. 其余结果:

a. 会众年龄以25-44岁的组别最多,其次为45-64岁的组别。

b. 新来港人士会众人数有所增加,而表示有新来港人士参与崇拜的堂会达49.2%。

c. 堂会牧养模式,以小组牧养及部门分工并重的混合模式上升,反映堂会在架构方面灵活运用,多了个别关注兄弟姊妹。

d. 除崇拜以外的教会聚会中,最多会众参加的为团契或小组,约为51.1%;而主日学或圣经教导课程的则只有24.4%。

e. 最受教牧欢迎进修科目为辅导科目,约占选修科目的60%,比差传及城市宣教为多。

f. 逾80%堂会培育课程以慕道/栽培课程及查经/圣经课程为优先,其次是个人布道,而较长期的课程通常不能成功举办,短期课程较受欢迎。

g. 教会开始重视少数族裔信徒。

h. 堂会与内地教会的交流增多,逾60%堂会过去3年有与内地合作的事工,包括访问交流、培训或神学教育,及布道等。

i. 堂会差派会友事奉地点以海外为主,占52.1%,差派到内地的占39.4%。

j. 堂会最主要困难是资源不足,如场地、人手经费不足及缺乏领袖等。

k. 堂会参与社关活动形式,以捐款救灾为主占75.1%;另有51.9%堂会表示有鼓励信徒投票;而登报联署声明则有26.2%。

l. 逾600间堂会表示重视关注课题以金融海啸、色情文化及家庭问题为主,涉及民主及人权大约只有5%,比起2004年时有倒退现象。

B. 教会增长

堂会数目由2004年的1,181所增加至1,250所,共增加了69所。崇拜人数由2004年的216,739人增加至292,287人,共增了75,548人,年增长率为6.2%。堂会崇拜中位数则由2004年的114人增加至126人。这些增长数据是整份报告最叫人兴奋及感恩的。然而前述6.2%年增率是整体数据,中间其实存有相当大的差异,包括有26%堂会属负增长堂会,40%堂会有0-5%增长,25%堂会有5-12%增长,而只有9%堂会有超过12%增长。

在“年增率”与其他变数“相关系数”测试中,有以下发现:

1. 特大堂会(1,000人以上)及特小堂会(50人以下)年增率较高,分别为6.7%及5.7%。

2. 中型堂会(51-100人、101-200人、201-500人)则较低,分别为3.1%、2.7%及3.1%。数据没显示当中原因,只显示中型堂会得反省为何较大及较小的堂会可有较高的增长,及在牧养神学与教会事工中作出相应的转变,方能有较高的增长。

3. 青少年事工果子累累,可从3方面看到:

a. 首先是青年崇拜人数倍增:由2004年的11,509人增至2009年的24,852人,增加了115%,此数字还未计算参与大堂或成人崇拜中的青少年人。

b. 其次是在学校进行崇拜的堂会数目也大增:由1999年的178所,至2004年的231所,再至2009年的284所,10年间增加了106所,增长了约60%,占了期间所有堂会增加的87%。当中的假设是,在学校崇拜的堂会的主力是放在学生事工上。

c. 最后是在学校崇拜的堂会:人数在过去5年由28,617人增至46,983人,增加了18,366人,增长约64%。从这些数据看,着重青少年崇拜及在学校中崇拜的堂会年增率较高便不在话下。数据亦显示青少年事工仍在增长中,有待继续努力,保持及增加增长。

4. 有小组牧养堂会较没有小组的堂会年增率为高:

a. 现象只在200人以上的堂会出现,至于200人以下的堂会,则两者没多大分别。有小组牧养的堂会包括了“以小组牧养为主导”的堂会(占全港教会13%)及“以小组牧养及部门分工推动事工并重”的堂会(占全港教会42.8%)。

b. 而“以部门分工推动事工主导”的堂会,无论是200人以上或以下,皆显示了较低的年增率。20年前“以小组牧养为主导”的堂会模式开始在香港出现,10年间影响近200所堂会转型为小组教会,当中规模较大的堂会甚至不鼓励会友进入传统神学院接受装备,反而在堂会中自设培训学校,培训教会需要的牧职人员。

c. 对没有转型的堂会来说,大都加强了小组的牧养功能,因此演变成为“以小组牧养及部门分工推动事工并重”的新模式,效果亦与前者不煌多让。对神学教育而言,重点不在教会采用什么模式,而在培育及动员会众。

d. 在“以小组牧养为主导”的堂会中,若能加强对会众的培训,让他(她)们投入事奉,亦会产生较高增长率。

5. 有推动灵修或静修的堂会较没有推动的堂会年增率为高。然而现象只在200人以上的堂会出现,至于200人以下的堂会,则两者没多大分别。其一个解释是200人以上的堂会,资源较多,有足够实力推动不同事工,并且可以产生正面果效。注重灵命塑造及属灵操练,提供机会集体操练,得属灵生命培育也是教会增长的要素。

6. 社会服务方面,基本上有提供社会服务的堂会较没提供社会服务的堂会年增率为高:

a. 200人以上堂会,有提供温习服务、新来港人士服务、扶贫服务及中学服务,年增率较没有提供者为高。200人以下的堂会,有提供小学服务、学童托管服务、老人中心服务、老人服务及家庭服务,年增率较没有提供者为高。

b. 另一方面,不同社关课题关注及参选也有年增率的不同。200人以下的堂会关注教育政策,有较大的年增率。而200人以上或以下的堂会,关注人权、社会公义及民主进程,年增率明显较没有关注的堂会为低。

7. 植堂事工仍有增长,仍会导致教会增长:

a. 植堂事工步伐虽放慢,相对于2004年时增加104所堂会,2009年时只增加71所。然而亦有216所堂会计划开拓新堂。

b. 在这216所堂会中,年增率较高的堂会仍多于年增率较小的堂会,200人以上的堂会尤以为然。

C. 信徒牧养

1. 会众男女比例差距继续扩大,由5年前38.5:61.5扩大至37.7:62.3。堂会虽然察觉此现象,亦仍然努力面对,例如开始男士事工,成效亦需时间来评估。其实堂会需要整体性检讨回应方能改善,例如教会整体文化能否更迎合男士(由儿童至老人不同年龄)、讲坛信息能否吸引男士、事工能否回应男士需要、家庭事工如何突破等。

2. 会众年龄亦与5年前有些微不同。较为显着的有15岁以下、45-64岁及65岁以上3个组别。15岁以下组别增加了一万多人,占全港同组人口4.78%(5年前则占3.09%)。

3. 这显示了青少年工作的成果。至于另外两个组别,就是撇除了由下一组别自动升入的因素,也明显地有显着升幅,45-64岁组别由5年前的2.8%升至4.16%,64岁以上组别则由2.25%升至4.95%。

4. 为何此两组别人数显着上升?是该两组别的福音事工加强了,抑或有其他因素?是金融海啸导致一批有经济成就的中年人反思财富问题因而对福音有所回应?

5. 是退休及提早退休潮有关?还是本港人口呈老化现象已是不争事实,如何来保持及加强此两组人士福音事工,将是堂会未来挑战。

6. 在教牧同工眼中,信徒常遇到的困惑是工作及子女教养,分别占66.2%及46.1%;其次是危疾、长期病患、健康、学业及人际关系等。

7. 至于堂会纪律个案,仍以性道德及离婚性质为主。因此,加强辅导及基督教教育课程应可装备处理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及子女问题。

8. 面对信徒牧养挑战,教牧同工多有在职进修。有66.9%堂会提供不同型式在职进修安排,而教牧同工进修科目,仍以辅导为多,有60.5%,继而为圣经46.3%,神学43.3%,领导管理34.8%,灵修22.7%,及差传/城市宣教21.1%。

四、结语

按上述普查所得,香港教会增长的动力可暂且归因为6大因素:

1. 增长教会一般均具备活泼的主日敬拜。

2. 增长教会重视青年与学生的事工。

3. 增长教会有效运用小组结构推行关怀牧养。

4. 增长教会一般积极参与服侍且在培育灵命上取得平衡。

5. 增长教会保持教牧稳定和素质,提供在职培育。

6. 增长教会促使会众具有广阔眼光、国度异象。

五、附录

A. 教会增长运动历史简介

1. 孕育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跨文化宣教的挑战。

2. 理论创始及宣教应用期:20及40年代。

3. 回归北美及预备期:1950-1965年。

4. 1965-1980年中期:起飞及大发展期。

5. 百花齐放期:1980年中期至今天。

B. 马盖文教会增长策略5重点

1. 重视藉领人归主带来的数字增长:认为教会常重视牧养、造就信徒而忽略布道,所以要强调归主的人数。

2. 将力量集中投放在对福音积极回应的群体中:教会的领袖要观察不同群体对福音接受的态度,从而了解谁是神已预备好的人群。

3. 辨认单纯群体(homogeneous group)及推动“群体归主”运动:“群体归主”是指在同一单纯群体中的个体互相影响而归主,与“集体归主”有别,在社会学理论而言,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神学上却有争议。

4. 在教会增长的研究中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 运用属灵的恩赐及能力:无论在理论及实践上,圣灵的工作都是重要的。

C. 教会增长运动各主要流派模式

1. 权能增长模式(Spiritual Power Model)。

2. 巨型教会(Mega-Church Model)。

3. 倍增植堂模式(Multiplication Model)。

4. 细胞小组教会模式(Cell Church Model)。

5. 教会更新的增长模式:启发模式(Alpha course)。

6. 健康堂会模式:自然教会发展(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

7. 南韩的ICGK(Institute for Church Growth in Korea)。

D. 据马盖文建立初期教会增长学理念,可考虑的意见分析

1. 须以大使命为教会增长目标。

2. 其中要有跨科制整合(Integration)。

3. 避免直接套用不同模式。

4. 谨防“业余化后遗症”(Amateu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