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 教养儿女(二)

在实际教养方面,可以按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与合适的引导和训练。

一、婴儿期

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接触,需要得到满足。父母可以用温柔、充满爱的抚摸或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婴儿期的孩子不能理解属灵层面的概念;但是,通过父母为孩子祷告,或是透过播放基督教音乐,营造属灵气氛,会受到影响。基督徒父母在喂食时,会在婴儿耳旁,温柔地带着孩子祷告。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从小学习和习惯向神祷告。

二、幼儿期

幼儿期是孩子探索的阶段。幼儿存着好奇的心,探索他们所处的世界,只是他们意识不到危险。父母要鼓励孩子在有保障的环境中探索,不要因为孩子的好奇探索,失去耐心,甚至苛责孩子。幼儿会有独立自主的行为,挣脱父母看守,甚至会说“不”,来回应父母的要求─“可怕的两岁儿”。心理学家说:“两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是正常的,不需要太担心”。事实上,幼儿整天说“不”,也是从父母给他们的命令那里学会。因此,父母不要因孩子这样的反应,就压制孩子的心灵,反倒要学习更正面的教导。

三、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孩子处于试探阶段。这阶段的儿童,会试探父母的底线,甚至有时还做一些不对劲的行为,比如说谎。父母要给孩子建立规矩,设定界限,用爱来坚守底线。对于孩子不对劲的行为如说谎话,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对说谎的后果仍不清楚,也有可能是逃避父母的责罚。父母要清楚让孩子明白撒谎不对,要加以纠正。

四、小学生时期

小学生时期,是孩子渴望被接纳的阶段。进入小学,孩子通过参与不同活动、扮演不同角色,他们会寻求不同人群的接纳。父母要接纳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看到神所赋与他们的价值。很多时候,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欢心,会绝对服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因此,父母的教导必须要正确。建议帮助孩子,学习有关神的神圣标准,并神对人永生计划的指导。这样,孩子就能够建立在神里面的正确价值。

五、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是孩子身分确立的阶段。十来岁的青少年会尝试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单一地模仿父母。父母要引导孩子多接触正直的榜样,比如:青年团契导师和健康的朋辈关系,不要因为孩子扩大了外边的人际网络关系,就认为孩子不再需要自己而为此感到失望。事实上,青少年透过建立的朋辈关系,满足了他们对友伴、作乐、情绪上的支持;他们从当中学习被了解和获得亲密关系的需要。孩子仍然需要从家人身上获得关爱和支持。此外,青少年也追求理想,他们开始寻求生命的意义。他们会问:父母认为读好大学,是自己生命中最重的,但这是否正确?父母需要用心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检视价值观和期望,以致孩子更有方向地生活。

六、青少年时期的特点与教养之道

1.青少年身心有很大的变化。他们有点像蝴蝶,要破茧而出,开始不再只依靠父母来满足他们对爱、自我价值和安全感的基本需要。他们要离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安全网。这时他们还不能够自由地飞翔,他们需要经过一段过度期,才可以更成熟地进入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段过度期,也是人生一个很关键的转折阶段。

2.他们容易与父母起冲突。盖瑞‧查普曼写的《爱语秘笈》一书,指出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两个阶段是父母很容易与子女发生冲突的:一个是“可怕两岁儿”的幼儿时期,另一个就是青少年时期。

3.青少年的态度和行为,会受到朋辈的影响。他们不再认为只在父母那里就有所有的真理,因此开始寻找他们自己的真理。

4.别人的接纳与认同,是青少年得到自我肯定的价值所在。他们容易有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重要的不是做正确的事情,而是得到他人的接纳。

5.他们很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这是他们对自由和自主的梦想渴求。

6.父母要帮助他们纠正观念,就是希望得到他人接纳的同时,更要成为一个敢于拒绝他人不正当要求的人。意思是青少年不能只为争取他人的认同和接纳,就胡作妄为。

7.面对要争取多方面独立的子女,父母不要因为他们这些好像叛逆的行为而放弃他们,或与他们对抗。父母在教养的目标上,一方面要鼓励子女学习独立,另一方面,仍要继续满足子女渴求的爱。

8.青少年渴望得到独立的一些想望:

a.渴望有私人空间。以往,子女还在儿童时期,会跟父母一起有家庭活动;但当进入青少年时期,孩子不想在公众场合,被人看见自己总由父母带着、照顾着,他们渴想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独立和成熟的人。父母若明白这点,又能尊重子女,不勉强他们必须要与自己一齐活动,相信子女会为此会感到高兴快乐,也能够感受到从父母而来的体谅与爱。事实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爱跟着父母出入,这是我们常见的现象。

b.渴望有情感的空间。就是关系互动的表达。过去孩子会跟父母无所不谈,无论功课困难、朋友交往、个人问题等等,父母是孩子的交流对象。但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成了孩子生命中的局外人。当父母问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他们会表现得冷淡,甚至简单回应一下就算。另外,当你想拥抱一下已经13岁的女儿的时候,女儿可能会推开你,让你感到难受。父母对子女这些行为表达,不要失望难过。女儿拒绝父母的拥抱,不是她不需要父母的爱,而是因为在孩子儿时,父母经常这样拥抱她,现在她已步向成年阶段,她不想再被当作小孩子看待。跟父母交流也一样,子女觉得自己长大,学习在选择什么时候,与什么人交谈,这些都是青春期子女在情感上渴望独立的空间。父母要尊重子女的需要,也可表示随时乐意聆听他们的倾诉。父母想向青少年子女表达爱意,也要学习新的语言─不同的沟通方式。

c.渴望有社交空间。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从朋辈中找寻自我价值的认同。他们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渴望拥有社交的自主权。青少年重视朋友多于家人。父母要明白青少年渴望与朋友相处,并不等于摒弃父母;只是他们社交层面上,超越了家庭而已。青少年时期是建立社交独立的时期,明智的父母要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基础,以便他们将来发展在家庭以外的社交经验。

d.渴想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青少年是处于理性思考渐渐步入成熟的时期。他们会渐渐变得抽象、逻辑和全面的思考方式。他们会把自己过去毫无疑问去接受的事情,重新找出来,用理性、逻辑方法去作出分析,有时候会质疑老师、父母和一些曾经影响他们的成年人的一些信念。青少年会质疑的范围,包括:价值观、道德理念和宗教信仰。父母需要谨慎言行,因为无论父母是否做得好,做得正确,青少年肯定会质疑父母所说所行的一切。对于一些人生重大的决定,青少年仍是需要父母的意见;父母千万不要像命令小孩的方式去回应,最好能够坦诚地与子女对话,说明理由;又以开放诚恳的态度聆听子女意见,他们将会乐意接受父母的分析,并受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影响。跟青少年沟通,不带任何批评态度、也不采用说教形式的亲子交流过程,可让子女建立自己独立的理性思考。

e.宗教信仰方面,青少年也会质疑过去所参与的宗教信仰活动。大部份基督徒父母对于不肯再去教会、或抗拒信仰的青少年子女,都很难保持平静,甚至为此感到忧伤。父母不要作太激动的反应,免得把与子女对话的大门都关上。青少年质疑信仰,是他们探索的一部份,他们要求独立的理性思考,多于对信仰排斥。父母应抱一定信心,相信子女若是真诚地寻索,最终也会归回曾经相信和接受的信仰。青少年子女若没有经过深思便接受父母的信仰,父母反倒更应挂心。父母若从孩童年代,就已经教导孩子追求认识神的话语,纵使到了青春期,孩子在争取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信仰也存着疑问,但最终经过辩证,并能够与父母有好的沟通,这个信仰仍会根植他们心里,不会动摇。而且,圣经的标准将会大大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