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不同的教学法(二) 

(续)

六、不同的教学法

A. 讲述法

利用学生的听觉感官来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法。

1. 讲演法─介绍新知识、新概念、解释原理等。

a.  原则─内容要清楚,使学生容易了解;结构要有条理,使学生获得有系统的概念;陈述要生动,使学生感兴趣。

b. 方法─要知道教学内容,使所讲的精简、确实;了解学生的经验,使所讲的符合他们的程度和需要。要用学生能了解的言词,说话速度、音量、措辞也要适当。结构方面要条理分明、思想有层次、有清楚的大纲,讲述时有教具以加强效果,要具备例子、数据等,使内容具体易明。讲的方式要有变化,表情须自然、有动作、有眼神接触,动作、声调和所讲的内容配合。

2. 故事法─如运用得当,能发挥很大的教学效果。

a.  故事的结构

 开始引起兴趣、介绍角色、暗示情节。要简单、明确、悬疑、有变化。

② 情节是故事的主要部份,目的是保持兴趣、引向高潮。要有固定主角但不要太多;有清楚步骤使听者容易跟随;有明确目标,就是引向高潮;段与段之间有密切关联,以便前后呼应。

 高潮显明故事主题,达成故事目的。高潮必须清楚有力,切合故事主题,符合教导目的。

 结束放松听众情绪,处理故事角色。结束要干净利落,不要说教,让含义自然展示出来。

b. 故事的编写必须符合圣经记载,也符合合理想像。故事有想像、有丰富的细节才会生动,但要合乎自然法则、人之常情,不能天马行空。

c. 故事的讲述─注意环境,让学生坐得舒服;声音要自然、生动、有变化,并让人人都听到;表情自然,切合情节;故事时间适中,配合学生的年龄和反应;用字造句不要艰深难懂。

B. 显示法

1. 利用视觉感官增进教学效率,和讲述法分不开。

2. 功用─提高学习兴趣、加速学习进度、深化学习印象。视觉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高达83%;通过味觉学习是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讲述与显示法共用,可让记忆更持久。

3. 原则

a.  教师的准备─决定教学目的及选择什么教具。

b. 学生的准备─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以引起学习动机。老师要向学生简介内容,并提出要点,使他们明白在过程中要注意的重点。

c.  现场的准备─事先检查器材和学习操作方法,控制场地光线、喇叭声量,确保人人看到屏幕。

d. 使影音更有效地辅助教学内容─计划讲解时间及内容与影音的配合。设计思考问题、加入讨论环节,以深化学习,作为主题的引入或总结。

e.  准确带出教学内容─影音只是辅助工具,老师要为影音内容作精简到位的整理及总结,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主题和要点,并作出回应。 

C. 交换意见法

1. 讨论法

a. 功用藉表达个人意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学能力;间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领袖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和具体了解教学内容。

b. 形式

 团体讨论老师带领整体参与讨论。这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流于单调、枯燥,容易造成以老师为中心,或太多人太多意见。

 小组讨论分成3-7人的小组,由组长(学生或老师)带领讨论。讨论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讨论后有汇报。优点是组员都有参与机会,用的时间也有弹性。讨论成效视乎组长的能力。

c. 步骤

 决定问题选定教学主题、用哪种讨论法,并讨论法在教学过程的定位与角色。提出与主题相关的各种问题,然后选定合适的小问题。

 研讨问题有时可以直接用讨论来得到主题的答案。例如分组讨论不同的个案或是不同的经验,甚至是同一论题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让各小组分别收集意见,定出结论。在各组报告及分享意见时,大家可以继续表达或补充意见,最后老师整理各种意见,以真理作为总结。

 技巧让各人都有机会发言,保持良好的互动,不要被少数人控制讨论时间或只有组长发言。

2. 问答法

a.  功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b. 问题的种类─不同目的可以有不同的问题。

c.  设定问题的原则─问题的目的要配合教学目的,问题的范围应清楚确定,问题的性质要能够启发学生思想,问题的内容应选择重要和有价值的,问题的深浅应适合学生的程度。 

D. 戏剧法

1. 功用─满足学生的表现、模仿、创新、活动及欣赏等欲望;由于能亲身参与,可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设身处地、体验他人感受和经验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戏剧中表现的宗教、道德及社会价值,能帮助学生学懂分辨与判断。形式如哑剧、旁白剧、角色扮演等。

2. 原则─目的不在表演或娱乐,只在促进教学。应尽量使全体学生有参与机会。 

E.  游戏/历奇法

回应人好奇、爱冒险及喜欢挑战的需要。挑战人的体能、智力、人际关系,并心灵及价值观,为人带来成长与更新的机会,也具备领袖训练的元素。

1. 功用─透过经验及反省学习,运用历奇经验达致个人成长,刻意营造支持的关系和鼓励改变的气氛,捕捉心灵震撼的情境,转化为生命的受教时刻。重视成长的转化、生活实践和队工。

2. 条件

a.  意义─无论挑战的难度如何,学习者必须认同其重要性和意义,才可能全力以赴。

b. 慎重─程序安排、场地及各项设施均须小心谨慎,留意每个细节,并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c.  支援─在支持的气氛和群体力量下,学习者才能放胆面对挑战,所以增强沟通技巧、提升队工意识、强化信任等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d. 牺牲─藉着同行的经验,实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过程中要以牺牲精神来带动。

e.  满足─跨越困难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是成长历程中非常重要的动力。重视过程多于成果。

f.  自省─自省的心帮助人超越眼前的成败,聆听个中信息,寻求生命的转化。

3. 程序设计─澄清选择历奇方式的原因、信念、对象的需要;要确信在过程中能帮助学习者生命成长与转化;要合乎主题、真理与教会风格。 

七、多元智能与教学法

1.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可以发展以下8种智能到相当程度。每种智能可以个别发挥,也可以几种智能结合,互相影响。

2. 8种智能

a.  语文─对语言敏锐、有较高理解及表达能力。

b. 数学逻辑─善逻辑分析、计算、推理、分类等。

c.  空间─敏感方向、颜色、线条、形状、位置等。

d. 音乐─有音乐欣赏、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e.  身体动觉─较易用身体语言、做细微工作等。

f.  人际─善解人意、与人相处融洽、观人于微等。

g. 内省─较强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懂自律。

h. 自然观察─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索大自然。

3. 多元智能让各有所长的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他人的尊重。这理论有助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让老师帮助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现专长。

4. 定下学习目标后,可按8种智能设计课程,适切不同智能学生的能力,也可加强学生较弱的智能。有时一些方式同时针对两种或以上的智能,而且一个主题可以每次用不同形式教导。 

八、教学法的选择

1. 了解课程目标─希望学生知道什么、感觉什么、做什么。要在3方面取得平衡:

a.  学生对神话语的了解

b. 要学习的功课

c.  学习后的回应与实践

2. 资源供应─考虑人力、财力、物力是否能配合。

3. 学生的背景─年龄、性别、程度、兴趣、经验。

4. 老师的能力─考虑自己的能力、恩赐,以决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否则要考虑找其他人协助。

5. 时间限制─要多少次、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教学。

6. 环境合宜─了解场地、设施及环境等是否适合。 

课后反思

认识了解学生的重要、课程与教学法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后,你会怎样重新做好你的教导工作,为自己与教学工作做出怎样的更新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