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圣乐理论基础

课 前言:课程概览

课 圣经中的音乐(旧约)

课 圣经中的音乐(新约)

课 教会历史中的圣乐(一)

课 教会历史中的圣乐(二)

课 华语圣诗发展(一)

课 华语圣诗发展(二)

课 圣乐与神学

第二章 崇拜与圣乐

课 音乐在崇拜之中的角色

课 教会节期音乐与礼仪乐章

第十一课 现代新形式崇拜

第十二课 圣诗学基础

第十三课 神学、文学与音乐

附件1:诗歌审视表格

第三章 圣乐事奉人员装备

第十四课 诗班系统

第十五课 敬拜队系统

第十六课 乐手及其他岗位

第十七课 音响控制

第十八课 投影控制

第十九课 选诗与领诗

附件2:崇拜诗歌编排

第二十课 教会圣乐管理人员

第四章 圣乐牧养

第廿一课 牧养圣乐人员

第廿二课 圣乐与教会牧养

第廿三课 教会圣乐人员与教牧人员的冲突

第廿四课 我有一个梦:教会圣乐事工的未来

参考书目


第一课 前言:课程概览

如果你作为教会传道人,希望在音乐方面牧养弟兄姐妹,但自己五音不全,对音乐一窍不通,也苦无入手方法,《圣乐事工》这个入门科目,就可以帮助你了解教会崇拜的艺术。

一、 课程结构

本课程分为3部份,期望以宏观角度拓展大家对圣乐服侍的认识。

A. 理论层面

从圣经、神学和教会传统,让圣乐建基于扎实的基础上。探讨圣经中的音乐、圣乐与神学、西方教会和中国教会历史中的圣乐、崇拜结构与圣乐、教会节期与圣乐、诗集的运用、诗歌分析、现代新形式崇拜与圣乐等。

B. 实践层面

探讨圣乐事奉值得留意的地方,包括诗班、敬拜队、乐器、音响控制和投影控制。另外也会介绍选诗、教会圣乐行政人员等岗位,让我们看到教会圣乐事工不仅有前方服侍的人,彼此配搭才最重要。 

C. 牧养层面

有些教会因为教牧不会圣乐,要教导圣乐部门的音乐人比较困难;音乐人又没有教牧的心怀,往往因艺术要求而对性格不合的人心存芥蒂。我们会讨论圣乐人员和教牧的冲突、如何牧养圣乐人员,也会探讨如何提升一般弟兄姐妹的音乐水平,使他们也能够成为圣乐事工的一员。 

二、 圣俗之分

人皆有判断圣与俗的准则,但是准则是否合适?是否狭窄地将某种音乐形式归类为圣乐?是否认为只有音乐专家觉得悦耳的,才是“好”的教会音乐?

1. 好坏因人而异,也随着各人的修养和音乐阅历而产生变化,圣乐的定义不该受音乐风格限制。公元4世纪和18世纪的音乐风格很不一样,但我们往往会接纳它们为“圣乐”,甚至把当年的俗世作品也定为圣乐。至于音乐风格较为现代的作品,我们却倾向怀疑。这正是问题的根源。

2. 界定音乐的圣俗,视乎它是否盛载神与人的关系。简单来说,崇拜就是建立关系,要跟神和身边的邻舍建立好关系。所以,在圣乐作品中,歌词比音乐更重要。就算我们今天挑一首普通的情歌,配上基督教歌词,广义来说也是圣乐。

3. 巴哈的作品是很好的例子。它本来是俗世的音乐,但他在每首作品都写上S.D.G.,意思是荣耀归与独一的神(Soli Deo Gloria)。这些作品也是圣乐,因为制作时考虑了神和我们的关系。

三、 音乐的危与机

A. 音乐是传递信仰的最大力量

对年轻人来说,讲道是传道人连续说话一段很长的时间。人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音乐的表达力比较强,通过速度、音高、音量、旋律、和声及节奏变化,就可以呈现不同的情感,让人从音乐之中体会神的美善。 

B. 音乐也可能成为最大的危机

音乐的危险在于我们认为“创造音乐”实在太美丽。很多时候,优美的旋律盛载着毫无意义的歌词;或者会众只记得崇拜中优美的乐章,却未能有效地记住当天来自圣经的教训;更严重的是圣乐领袖干预崇拜,以音乐主导崇拜,而非以音乐提升崇拜。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非常谨慎。 

四、 圣乐是否必要?

有人说基督教是“唱歌”的宗教,和音乐密不可分,甚至说有基督教就等于有诗歌。但是崇拜必须有音乐吗?

1. 圣经唯一记载耶稣唱诗歌,是在最后晚餐后,他上橄榄山之前(太2630;可1426)。在耶稣一生的事工中,音乐不是重点。我们今天引用音乐的圣经根据,往往来自历代志的圣殿敬拜、诗篇的作品,或是保罗在以弗所书及歌罗西书对“诗章、颂词、灵歌”的教导。

2. 音乐的确美丽,但只要我们能够与主建立关系,为什么要限制崇拜的形式呢?这些形式用来帮助人,而不是成为限制和规范。我曾在莫斯科唯一的英语教会参加礼拜天的崇拜,出席者共7人。他们拿着《公祷书》(礼仪书),读完40页内容便结束当天的主日崇拜。这是“纯念诵崇拜”,只读文字,没有唱颂,使人更专注在祷文和经文上。

3. 崇拜可以没有音乐、讲道或圣餐吗?这并非“可不可以”的问题,重点在于整个群体能否与神结连。神一直使用音乐、讲道、圣餐等媒介向人倾流他的恩典;但即便没有这些媒介,我们和神的关系也该实际存在。

五、 演出音乐与会众音乐

1. 我们很多时候将圣乐事工定义为诗班和敬拜队训练。其实教会的圣乐训练远超团队培育。我曾到一所教堂参与崇拜,领唱弟兄的歌声像天籁一样,他也能够向会众简单分享每首歌的信息和音乐处理,提升会众这方面的水平。

2. 圣乐包含两类:一方面是演出的音乐,由专业圣乐团队带领;另一方面是会众的音乐水平培育。如果只有优秀的圣乐人员,会众却不能分享,这只是教堂举办的音乐会。作为圣乐事工,我们需要与弟兄姐妹共享,让他们使用这种方式集体事奉神,一起提升,才是真正优质的圣乐事工。

3. 会众唱诗非常重要,因各人皆能参与其中,将最好的声音献给神。这些音乐最重要的标准并非来自会众的音乐水平,而是能否帮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信仰。我们常以诗班的水平当作会众的水平;实际上刚好相反,我们要以会众的水平作为判断教会圣乐水平的基础。诗班及敬拜队在崇拜中该是会众唱诗的补充和支援,帮助会众唱得更好,代他们唱出一些需要专门训练的优质作品,但绝对不能取代会众唱诗。如果敬拜赞美聚会只能听到主音歌手的声音,而听不到会众参与,在圣乐事工的角度上已是本末倒置。

4. 圣乐事工的难度亦在于此。大部份事工只牵涉教会的某个小群体,但圣乐事工则包含整个教会。如果教会有数千人,那么圣乐事工的对象就是这数千人。如何让五音不全的人享受唱圣诗的快乐,同时不干扰身边的弟兄姐妹?如何让不识字的弟兄姐妹在唱诗时提升信仰知识和热情?最重要的是,整个信仰群体能否被圣乐模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