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华语圣诗发展(一)

本课讲述中国基督教诗歌的历史发展,也可算为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的一部份,所以应该一并收听《中国教会史》课程。 

一、 唐朝景教

A. 景教来华

1. 基督教来华不是马礼逊R. Morrison, 1782-1834)的时候,而是唐朝的景教。景教来自波斯的聂斯托留派教会,即今天叙利亚的东方亚述教会。起名“景教”,因为他们向往真光。

2.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传教团来到中国开始传教。由于景教受国家扶持,又得到唐朝历代君王尊重,所以经书和赞美诗都能广泛传播。他们为了迁就中国当时宗教术语的习惯,使用了许多佛教术语。 

B. 华文赞美诗

1. 最着名的景教诗歌是《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大秦”即罗马或波斯等地,“三威”指三位一体,“蒙度赞”即赞美诗。这首诗即红本《赞美诗(新编)》385首。

2. 全诗共12节,内容混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术语。首句“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正是“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之后的“人元真性蒙依止”,意即人的本质重新找到可以依靠的目标;“三才慈父阿罗诃”的“三才”,以往指天、地、人,但此处应指三位一体,而“阿罗诃”就是耶和华神。其实这首歌是叙利亚文《荣耀颂》(Gloria in Excelsis)的中文翻译。 

二、 明末清初天主教

1. 唐朝以后,要到明朝末年耶稣会来华,才有真正属于汉人的基督宗教信仰。当时耶稣会主要向上流社会和官员传福音。利玛窦(M. Ricci, 1552-1610)曾经运送一台琴献给皇帝。皇帝问:“你可以唱一些西洋的歌给我们听吗?”于是利玛窦就写了一本书叫《西琴曲意》,第一章〈吾愿在上〉有一句说:“当使日月照,而照无私方矣!常使雨雪降,而降无私田兮。”这正是耶稣在太545的话:“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2. 红本《赞美诗(新编)》386首《仰止歌》,作者吴历(又名吴渔山)是第一位华裔神父,也是画家和诗人,写了很多基督教诗歌,但只有这首谱上音乐。其中一句是“一人血注五伤尽,万国心倾十架奇”(耶稣从他的5个伤口流出宝血,万国仰望十字架的奥秘),所以我们要“仔肩好附耶稣后,仰止山颠步步随”。这首歌也有一句“阊阖有梯通淡荡”,是说雅各登天梯的故事。

3. 当年有些诗歌谈到教会在中国的音乐,例:尤侗的《外国竹枝词》:“天主堂开天籁齐,钟鸣琴响自高低。阜城门外玫瑰发,杯酒还浇利泰西。”这首诗把天主教堂、音乐、钟、琴、北京阜城门、玫瑰、马利亚和圣餐酒都放进去。

4. 康熙皇帝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影响,曾经写一首诗叫《基督死》,里面用上很多数字:

“功成十字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裂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5. 在马礼逊来华前,中国信徒写了许多诗作,但因为没有有效的记谱法,所以今天只能欣赏他们的诗句,无法知道音乐是怎样的。 

三、 基督新教

1. 1807年,马礼逊来华,但当时中国禁教。于是马礼逊首先翻译圣经,其次就是翻译赞美诗,称为《养心神诗》,是基督新教第一本华人诗歌集。引言说:“世人的诗章、歌曲之属,多为不正宗之意,有利于害人心,惟于养人心无益矣。”马礼逊翻译诗歌的目的,是要“小补助人行善,致神造天地万物者,获尊荣以救人也”。

2. 较为人熟悉的《养心神诗》作品是《万人称谢》歌,提到:“万万民人在普天下,以喜欢之声颂神主,乐服侍之其美布告,进来其前及快乐举。”这是诗100篇,也是《赞美诗(新编)》15首的《称谢歌》。 

四、 太平天国

A. 重视音乐敬拜

1. 受马礼逊和早期传教士的影响,中国首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政权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他们的崇拜非常谨慎和认真,按照圣经的诗篇、历代志和列王纪所述,使用当中记载的乐器,找回中国同样名字的乐器来敬拜神。

2. 洪秀全在《天父诗》中写道:“日夜琴声总莫停,停声逆旨处分明。天堂快乐琴音好,太平天下永太平。”说明太平天国很重视音乐的敬拜。天王府中有300名典天乐(乐手),以及48名典天锣(敲击乐手)。当时的音乐人和工匠一样重要,太平天国的天王府就是今天南京的总统府,在门口设置了两个鼓吹亭,当中音乐从不中断,以音乐赞美神。 

B. 太平天国的“国歌”

1. 太平天国逢周六凌晨12时举行崇拜,每天吃饭前也要崇拜。进膳前必唱《称谢歌》,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国歌”,但它使用的三一颂版本来自《赞美诗(新编)》399首。

2. 洪秀全从广州浸信会的罗孝全学来的版本,修改为这版本:

“赞美上帝为天圣父。赞美耶稣为救世圣主。

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

3. 学者刘巍研究太平天国《三一颂》的对照:

4. “国歌”后面还有以下数句:

“真道岂与世道相同,能救人灵,享福无穷。

智者踊跃,接之为福。愚者省悟,天堂路通。

天父鸿恩,广大无边,不惜太子,遣降凡间,

捐命代赎吾侪罪孽,人知悔改,魂得升天!”

5. 所有太平天国成员都认识这首《三一颂》,它是第一首普及半个中国的基督教圣诗。有趣的是,太平天国的人不一定都会唱,反而常常把诗歌说出来。这是中国的5度音阶和西洋的大小二调首次互相冲撞。 

五、 方言/宗派诗集的兴起

1. 鸦片战争后,中国因多条不平等条约而开放很多通商口岸,也开放传教的自由,大量宣教士相继来华,并翻译不同方言的圣经和诗集。其中闽南、江浙、宁波等地的方言圣诗大量兴起,不同宗派也流行多个版本的诗集。但这些诗歌始终是由西洋圣诗翻译而成,以配合传教士宣教,没有什么既定条理,主要是传教士喜欢的诗歌拼凑而成。

2. 当时官话诗集仍非主流,我们现时使用的白话文也非当时诗歌的主要语言。为知识分子预备的诗集,内容多数像马礼逊的作品,使用很多文言文和历史典故。

3. 至于中国信徒写作的诗歌,首先要谈席胜魔牧师。他曾吸食鸦片,却因内地会的工作而信主。他写的诗歌很有中国基督徒的特色─苦难。其中一首《主赐我平安》:“为信主,家贫穷,我心似难安;想念主,在客店,我心便喜欢。主赐我平安,主赐我平安,主所赐的平安,与世福无干,人不能夺去,平安乃在天。”属世与属灵的对照,是华文传统圣诗的重要主题。 

六、 民国前圣诗总结

1. 1909年举行全中国圣乐大会,有宣教士和平信徒参与。会议指出,中文圣诗没有标准翻译,也没有文气(文学水平),更无法用中乐赞美神。当时宣教士引入的,大多是他们家乡很受欢迎的西方乐曲(信仰不一定扎实),却没有系统化地引入具信仰深度的乐曲。

2. 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人无法唱出西洋调子的半音,所以必须先向小孩子教导音乐,培养属于中国的音乐人才,预备中国人原创的曲调。自此,大量中国圣乐人才受到培育,1930年代趋向成熟,也成为中国圣乐的文学和音乐的高峰时期。 

七、 新文化运动与黄金十年

A. 新文化运动

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对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当时使用白话和国语,加上《和合本》圣经的流行及中国内地布道运动的兴起,中国人讨论教会合一时,已提出必须拥有一套合一的圣诗集。为了追求中国化和本色化,中国人开始写圣诗和编排诗集。 

B. 黄金十年

1. 1928-1938年是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当时已完成北伐,百废待兴。对中国基督教会来说,黄金十年也称为“中国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出现大量和基督教有关的文学及诗歌作品,例:

a. 赵紫宸的《清晨歌》(《赞美诗(新编)》148首)把诗19篇中国化:“清早起来看,红日出东方,雄壮像勇士,美好像新郎;天高飞鸟过,地阔野花香;照我勤工作,天父有恩光。”

b. 杨镜秋《明星灿烂歌》(《赞美诗(新编)》68首)的“明星灿烂夜未央,孤灯荧荧照客窗”,正是使用中国古诗体,展现基督教信仰的深度。

这些诗歌配合的调子也是中国的乐平调和浣沙溪调,不过采用了西洋和声合唱。“中调西和”是很有趣的配搭。

2. 当时的宣教士也努力创造新的本色化作品,例:郝路义(Louise S. Hammond, 1887-1945)利用5度音阶的特色,回归西洋音乐“大小调”发展前的“调式音乐”。她说:“中国诗词乐和西方基督教的素歌一样,都有单线条声乐旋律,调式上不限于大小调、无伴奏、节奏自由、没有严格的小节划分等特点。”别以为圣诗都一样,其实音乐也会与时俱进。作为圣乐事工领袖,我们的音乐水平也要够高,不应因循,却要创造走在世界前列的音乐。

3. 这个阶段的圣诗开始引入简谱,甚至有4部简谱和琴谱简谱。简谱只是中国比较常用的一种记谱法,也是把音乐普及到普通人的重要方法之一。

八、 结语

基督教音乐和中国教会史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新教的传播中,音乐建立了基督徒的信仰根基。很遗憾的是,1909年圣乐大会讨论的许多问题,过了百多年后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