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华语圣诗发展(二)

1949年后,整个华语音乐界再发生重大转变,并配合普世的基督教诗歌转变潮流。由于两岸三地,甚至海外华人的音乐发展非常丰富,本课会以大中华的角度作探讨和分享。 

一、 1949年后华语圣诗的转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大环境的变动,整个中国基督教会的圣乐发展也受影响。出版社搬迁到海外和港澳台地区,文艺人士分散。生活环境转变,圣诗中国化运动大受影响。某程度上,文艺人士要在和平及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年代才能创作。这趋势可从诗歌发展的历史中看出来。 

A. 1950-1960年的调整期

1. 内地成立三自教会,而台湾和香港的教会则面对人民迁徙后的问题,所以仍未有很多新诗集出现。当时主要是港澳台的出版社印制旧有的诗歌本,如《普天颂赞》、《颂主圣歌》等。

2. 由于诗歌本感觉落伍,加上西方摇滚和民谣音乐兴起,华语教会也开始流行更具节奏感的曲风。当年华语世界中最着名的是《青年圣歌》,其中有名的包括《当转眼仰望耶稣》、《他必快来》、《我的灯需要油》等。这些诗歌大部份跟美国布道运动有关。在音乐上,大部份诗歌都配有副歌,适合吉他弹奏;在诗词上,大多跟个人救赎和基督徒生命的不同历程有关,或是节录一两节经文成为诗歌,跟教义的关系不大。这些诗歌让我们看见教会的信仰开始变得个人化,失去传统诗歌的扎实教义。另外,它们大部份都是差不多的风格与和弦,失去了多元性。

3. 以往圣诗都以歌词的信息为主(以乐载道),新趋势是音乐在圣诗中占更重要角色,而圣诗惯常的通用调和按照格律分布的模式,也渐渐转为不规则和专用的曲调,配上只属于这首歌的文字。这段时期,华文圣诗最重要的趋势是短、节数少、有副歌。由于华人重视旋律,所以只要旋律动听,歌曲自然流行。 

B. 1970年代以后

1.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基督教会渐渐恢复,1983年推出《赞美诗(新编)》。这套诗集主要继承1977年香港出版的《普天颂赞》的风格。值得欣赏的是《赞美诗(新编)》的一套辅助圣诗伴侣王荫神:《赞美诗(新编)史话》,让读者可以查到每首诗歌的背景。

2. 今天所谓的“传统诗歌”常常偏重于18-20世纪的作品。例:你可能只懂得唱一两首一千年前的圣诗,却认识很多这两三年写的圣诗或诗歌。过了数十年,可能很多我们今天认识的诗歌只剩下极少部份。这是时代和历史自动淘汰的过程,也是我们要接受的。

3. 台湾的诗歌开始通过不同方法进入内地。台湾当时出现校园民歌运动,主张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歌曲。当时最有名的是天韵合唱团,作品包括《野地的花》、《一件礼物》等。1970年代末,香港基督徒音乐协会开始以粤语填词,创作《齐唱新歌》,开创香港的粤语基督教音乐。 

二、 圣诗变成诗歌

A. 迈向个人化

1. 随着两岸三地的交流越见频繁,科技日趋进步,中国的圣乐在这几十年来转变极大。不过,最大的转变是在表现形式,而非神学的更新、使命的更新和音乐的现代化。神学形式变得越来越个人化;音乐使命本来以教会为基础,渐渐变成私人的音乐作品;曲风也好像停留在容易唱的阶段。

2. 1990年代是卡拉OK潮流的高峰,也是台湾《赞美之泉》诗歌兴起的年代。最初数张专辑和诗集一起发售,加上容易上口的旋律和不太复杂的音程,这种接近卡拉OK的模式让人很容易加入歌唱。后来配上VCD或视频网站,制作音乐录像(MV)变成潮流,让诗歌以其他方式有效地推广。

3. 与此同时,小敏的《迦南诗歌》代表内地的信徒。她的创作大部份以中国小调为依归,并直接引用经文和较多个人情感。着名作品包括《同路人》、《送给你远方的亲人》、《我今天为你祝福》等。

4. 台湾则推出大量以原住民和台语为主的基督教音乐。当时也是“崇拜战争”的主要时期,因为使用敬拜赞美曲风的弟兄姐妹开始进入教会管理层,与当时仍旧使用传统圣诗的长执意见不同,导致“现代和传统”的争执。在华语世界,由于敬拜赞美的负责人比英、美等地较迟熟,所以相对来说崇拜战争在华语世界的影响不大。 

B. 评论

1. 教会的团契或崇拜前唱的诗歌,往往和崇拜所唱的不同。团契唱的较抒情,崇拜则倾向挑选较传统及大众认识的作品。这是因为音乐领袖会考虑什么诗歌适合大群体,什么适合个人或小群体。

2. 我认为直接引用经文的诗歌缺乏创意,而且拼凑而成的容易断章取义。另外,创作者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神学训练,倾向表达感受,也没有能力藉着诗歌呈现教义。诗歌不仅用作刺激情绪或抒发感受,尤其在崇拜中,领袖有责任提升整个群体,而非只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圣诗的一个责任是教导真理,所以如果没有扎实的神学或稳固的信仰,所唱的就没有分量。教会需要增长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信仰的深度。

3. 每个时代的教会都倾向唱颂自己的年代和新鲜的作品,这也代表“传统和现代”一直转变。今天的“现代”会变成日后的一个小型传统。例:《献上感恩的心》或《耶和华是爱》在90年代初常被颂唱,但现在已变成旧歌。不论网络多么发达,今天我们很喜欢的作品,将来能够留下来的绝对不多,更会被年轻人视为过气和“传统”。

三、 2000年后华语圣乐的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及世界一体化,2000年代的诗歌内容和展现方法也推陈出新。 

A. 内容方面

1. 传统圣诗:

a. 《普天颂赞》(新修订版)于2006年推出,把1960年代开始的神学思想和严肃音乐发展反映在诗集内,并删减许多1700-1900年代风格的音乐作品。新加入的神学思想包括关心贫富悬殊、社会公义、科技发展、礼仪发展等。

b. 现在的传统圣乐往往出现“有神性,没人性”的问题,也就是不接地气。我们能够说出很多高言大义,却好像只在教会里发生;我们能给予很多抽象的信念,如要去爱、有信心等,却跟我们面对的世界无关。圣诗除了要广阔,让每个人都有共鸣感以外,也需要更多实践,不说空言。

2. 流行音乐类别:

a. 有部份诗歌作者竟是非基督徒。例:基督徒歌手郑秀文在2009年的福音诗歌大碟《信》(Faith)中,有作品是由非基督徒填词,却盛载基督。在非信徒身上可以看见神吗?他表达的赞美是由衷的,还是为了商业利益而写呢?为什么基督教没有一等一的填词人,能够结合深厚的神学、圣经价值观和流行音乐呢?

b. 随着不同的演出队伍兴起,专门创作会众音乐的机构渐渐为了销售的原因,创作很多不同的作品。它们的素质相对较高,同时音乐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难唱,不是普通信徒所能触及。圣乐事工和基督教音乐的分别,在于圣乐事工是让人在教会内参与的。如果我们的音乐水平极为高超,作品却离开了群众,就会变成小众作品,失去集体的意义。

B. 展现方式

1. 这是2000年代以来最大的转变。从VCDDVD,到视频网站的流行,让许多基督教诗歌成为基督徒的卡拉OK。基督教歌手也拍摄音乐录像,加强歌曲的感染力。2007年,香港开始发展诗歌卡拉OK,让人可点唱诗歌。

2. 教会开始从视频网站下载诗歌后一同学唱,取代传统的音乐教育和学习模式,同时失去现场音乐的灵活可变,也没有乐谱可跟从。我们能够把音乐录像献给神,还是需要现场音乐?为了省事,会否忽视对乐手的培训?如果以后都只是播放音乐献给神,是否像寺庙播放念诵经文的录音一样?

3. 2011年,赞美之泉开发手机应用程式,让人使用他们所有歌谱。现在也有手机应用程式供下载不同的诗集作品,然后集中在一个应用程式之中。

4. 诗集作品似乎变成一个数字,因为现在我们能选择的歌已超出可以记忆的数量。既然有这么多作品,我们应该每周唱一些新歌,还是精挑细选,唱颂一些优秀的作品呢?如果选择多,我们就应该花心思选出有价值的作品经常唱颂,提升信仰的素质。 

四、 结语

1. 华文圣诗已经发展了接近1,400年。随着时代进步,发展的步伐变得越来越急促。虽然现代出现很多展现圣诗的新手法,但当中的信仰深度却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增加。由平信徒以至非基督徒主导的现代诗歌,能否让人更了解信仰?还是只能抒发情感,甚至只是传递一个似是而非的信仰?圣乐的包装进步了,音乐也出现很多新变化,但神学方面有没有进步?是否合乎圣乐要荣耀神,让信徒成圣的目的?

2. 严谨的写作和审核必须结合自由颂唱和赞美。我们不仅要为未来的圣乐事奉人才祷告,更要鼓励良友圣经学院的同学透过神学训练,好好审视每周所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