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跨文化传播

 

一位跨文化传播学家说:“爱是为对方寻求最好的,而在己方则不惜任何代价。爱里的沟通是无论自己多么不方便,也努力确保对方能够理解。”

 

一、 名词与概念

A. 文化

文化可说是后天所学的一切事物。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粗略的定义有两方面

1. 物质─衣食住行等一切可见之物器的层面,例餐具的使用。

2. 精神或非物质─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对真理的认识、世界观(尤指文化人类学方面的)。

 

B. 本土化与本色化

与“本色化”相关的词汇是“本土化”,也译为“文化融入”,指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对基督教而言,是指和非基督教文化间的相遇、碰撞、冲突与融合。从差传使命的角度而言,指宣教工场的群体能以自己的文化方式了解并接受福音信仰。所以,文化差距越小,差传挑战就越小;反之,挑战就越大。[26]

 

C. 文化适应

这也是用于人类学的词汇,指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通过不断的接触,使双方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27]

 

D. 处境化

这是教会对有效宣教的反省,尤指教会在一个新的文化处境中调整自己旧有的文化,以致新的文化里的受众,能接受所传播的信息。

 

二、 改变世界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基督教宣教的终极目标,是使未接触福音的群体改变世界观。

 

A. 世界观是什么?

1. 跨文化传播的名词;

2. 文化的核心部份,也叫深层结构,不易发觉,却影响文化习俗;

3. 对真实追求的理解;

4. 思想的前设与假设,却不一定合乎理性;

5. 有自己的一套解释方法,例中国人的风水和中医学,西方的世界观是不同的。

 

B. 认识世界观

1. 从对事务和观念的分类;

2. 从个人和团体的观念;

3. 从因果关系;

4. 从空间使用;

5. 从时间观念;

6. 从关系的重视。

 

C. 例子

农村听众提及“信徒死后手发软就是得救”的疑难。当时我们的解答:这是医学问题,与信仰无关另外,根据圣经,得救是因信称义。但从民间传统的习惯可发现,这是出自民间信仰的占卜之一种。我们提出的解答虽是正确无误,但对他疑难的根源却没有掌握。从我们的角度是正确的回答,但在听众的实况中,却留下一个未够满足的空缺,也就是没有治根的不完全回答。更可惜的是,我们不一定自觉问题还未真正解答。如果这类问题与个案一直延续,福音事工将很难深入民间百姓中。[28]

 

三、 传播的处境[29]

任何传播(传道)均在某种处境(即环境、脉络)中运作,传播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正如鱼的处境是水,但水也分江河、湖泊和海洋几种,还可分为热带、温带、寒带等。文化的处境更要留心。

 

A. 传播处境的分类

1. 微观处境(易控制)

a. 语言处境─电影、报章等。

b. 环境处境─地方、陈设、衣着等。

2. 宏观处境(难控制)

a. 社会文化处境─风俗习惯、饮食居住等。

b. 灵界处境─祷告和属灵气氛

 

B. 高处境和低处境

1. 高处境─环境资料多,信息资料少,受众不熟悉环境。克拉夫特(Charles H. Kraft, 1932-)以撒玛利亚的妇人与耶稣谈道为例来分析。[30]参与者对处境深入认识,因此能够投入传播过程,容易明白信息。例同乡谈话、小圈子传播、情侣交谈等。

2. 低处境─环境资料少,信息资料多,作者和受众皆熟悉环境。参与者对处境没有(或甚少)认识,因此需要大量信息,才能投入传播过程。例:异文化沟通、陌生人交谈、初到教会的朋友等。

低处境的沟通免除误会,但没有想像力的发挥;高处境容易出现误会,却有不言而喻的高境界。

 

C. 处境化的努力

处境化就是使观念或意念,能在另一环境中意思不变地表达出来。


[26]   教会增长专家马盖文(Donald McGavran, 1897-1990)说:“在没有种族、语言和阶级障碍之下,人们愿意成为基督徒。”(Donald McGavran, Understanding Church Growth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0], 163.)

[27]   王晓朝:〈基督教融入本土文化之理论基础─“本土化概念之语境与范式地位〉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下载自<http://www.isc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753&Pid=3&Version=0&Cid=191&Charset=big5_hkscs>

[28]   参良友圣经学院《中级讲道学》第十三课〈深入民间〉。

[29]   参克拉夫特着,石彩燕译:《改变生命的沟通传播》(台北:华神,2002)。第10章〈环境所扮演的角色〉值得参阅。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宣教与文化的着名学者。他的宣教人类学着作,已成为神学院教科书。本讲义第七课曾引用(见注26),以后在文化和宣教的课题上,也参考了他的论点。

[30]   同上,页230–231。另参Carley H. 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1995), 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