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形式与意义的传播

 

一、 传播的基本定义

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 1902-1978)提出5个基本问题:

1. 谁?─传播者

2. 怎样讲?─媒介

3. 讲什么?─信息

4. 给谁听?─受众

5. 有何后果?─效果

 

二、 “受众至上论”和“受众定向”的沟通

A. 受众至上论

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占有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地位,不容忽视。

 

B. 受众定向

传播者应尽量认识对象,考虑受众因素,务求让受众明白、接受信息,达到传播目的。

 

C. 受众的选择性

1. 选择性曝光

2. 选择性注意

3. 选择性接收─包括选择性了解、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

 

D. 传播过程中可能有的4层信息

1. 原定信息─讲道者原意

2. 符码信息─讲道者讲出信息

3. 解码信息─受众听到的信息

4. 接收信息─受众理解的信息

原定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内容越接近越好。

 

三、 沟通的工具

一般分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两者都非常重要。非语言有很多表达意思的管道。

1. 文字─可以表达面对面不方便讲的内心感受,尤其是鼓励的话。以文字表达更为有效。

2. 数量─数量的多寡能传达一定的意思,适当运用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3. 图画─一幅合宜的图画能取代许多语言和文字。

4. 声音─音量与音质也表达意思。

5. 动作─手势与身体语言也是沟通的重要工具。

6. 物品─物品除了送礼时的表达外,如教堂的陈设都有其重要的意思。

7. 触摸─拉手(要用力)、拍肩、捶背和摸头等,都表达意思。

8. 时间─慢做的事代表不关心,立刻做显出热诚。

9. 空间─空间挤可以表达亲切,疏远则自然疏远了。社交距离也空间有关。

10. 味道─送花给人,也有以花香取悦对方的涵意。

11. 颜色─颜色的选用,也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

以上在跨文化的处境中,尤其面对高处境时,对宣教士的适应是极重要的参考。

 

四、 形式与意义

3种关于“意义”(意思)的理论。意义在:

1. 客观的事物中─器物本身

2. 指称事物的符号中─字本身

3. 人的主观思想中─人的理解。这种理论最正确。

 

五、 意思由解释产生

1. 既然沟通的意思是由人心决定,我们怎能明白人们说话的真正意思呢?是否要常去猜度别人讲话的本意呢?这是重要问题。文字或语言在传播后,人们是经过“解释”才能明白的。这个解释的方法和习惯,是从小时候在长辈的熏陶下自然养成的。它是一种习惯,也是文化。

2. 一句话的解释方法可能很多,但为什么不会理解错误呢?这正是使用这同样语言的社会族群的一种共同习惯,是无形的协议。但当我们不小心时,就会脱离这种习惯,结果便造成误会。跨文化沟通要特别留意。外地人因与我们的语言习惯或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就算词汇知道的多,也会有误解情况产生,原因就在此。

 

六、 形式与内涵的两种关系

1. 一个外形可有多个内涵一个字或一个词,可有一个以上的意思。

2. 一个内涵可由不同的外形(符号)去表达。[31]

在第八课谈到宣教让步的程度时,梁家麟提出宣教的难解问题:“形式与内容能否作清脆分割?改变信仰的表达形式,会否改变其内容?”所说的就是这个议题。克拉夫特认为两者可分,但在受众的实际理解之中,它有现实上的困难。


[31]   同上,页14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