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进入族群的田野调查

 

本课介绍一个有效认识群体的专业方法:田野调查(实地调查)。宫哲兵的书《宗教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湖北宗教现状考察》(武汉出版社,2004年)值得参考,当中有帮助我们认识宣教对象的重要方法论。宗教人类学和民俗学对差传都是重要的学科。

 

一、 人类学对差传的益处

1. 人类学是探讨群体实际所做和所思。

2. 人类学的历史是始于对非西方社会的研究。

3. 人类学发展了文化的概念。

4. 人类学对人有整全的看法。其他学问不同,人类学是要在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场景里,对他们的全方位行为有所了解,才能认识其文化。

5. 人类学是角度而非单单科目。

6. 人类学的焦点是沟通。

7. 人类学划分符号和意义。

8. 人类学已发展了世界观的概念。

9. 人类学已发展了对基督教工作有助益的研究方法。“参与研究法”:为研究一个群体,必须藉与他们生活、使用他们的语言,尽可能以他们的观点来观察。

10. 人类学关注文化改变。

以上10点是宣教士应学习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由。然而,这也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盼望教会多鼓励年轻人在大学修读人类学,传道人也争取多看人类学的书。

 

二、 田野调查的目的

1. 为了具体地爱一个群体,尤其是福音未及的群体,我们必须付代价去认识他们。认识越深,传福音的心志也越能坚定。如上述,“参与研究法”是我们应该采取的。

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需要认识的族群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如果在不同种族和群体之间能增加认识,对社会也是贡献,更是基督徒的见证。

3. 民族学或民俗学(宗教人类学的分支)已经发展出一套具专业水平的研究方法,差传工作者理当专心学习,为主的教会所用。

 

三、 田野调查的方法

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体验法、概览法、文本分析法和民族学田野法。这4种方法都值得用于研究一个群体,增加对他们的认识,针对需要去传福音。其中,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简言之,短宣和访宣也是具有田野调查的功能,相信以后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A. 宫哲兵介绍的方法和步骤

1. 选题。

2. 评阅文献,尤其阅读民族志。过去百年来,西方宣教士因着丰厚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在宣教工场所写的代祷信和日记,都多少有民族学文献价值。所以从事本土宣教的教会,所派出的宣教士也要是相对有见识、知识和见证的同工。

3. 研究设计。

4. 选择和培训调查员或研究助手。

5. 进入田野一般而言,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半年至1年,也有1–2年的。

6. 收集数据田野调查是一种特定的人(调查员)与人(被研究的人)的交往,也就有人与人交往普遍存在的问题,难免会有好恶的表露、情绪的表达,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调查员个人喜好兴趣的影响。所以,进入田野之后,调查员的主观感受也是要收集的数据资料。

7. 分析数据和发表报告。

 

B. 经验分享

我做过一次认真的田野调查,那是在读《民间信仰》科目时,学期的作业以田野调查方式进行。我用了11个月时间,做了14次参与式调查,包括一次到信徒家中拜访。学到很多功课,最重要的,是要对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给予尊重;其次,如果对方是封闭的宗教(不公开的)就不适合研究,因为我们是有宗教信仰的。如果有亲戚朋友作介绍人,或他们就是群体里面的人,可以透过他们来认识。在我的经验中,最大的收获是明白并感受人对病得医治的渴望,以及迷信的世界观如何影响人的信仰。

 

四、 我们可以做什么?(续第十四课第四点)

1. 一边认识一边祷告。使用宣教代祷资料手册,如《普世宣教手册21世纪中文版》(Operation World)。主日崇拜为一个主要地区的福音工作祷告,也可介绍一个人口较多的福音未及群体。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主日介绍一个,并为他们代祷,一年几乎可以完成一次全部少数民族的简介和祷告。

2. 藉国际活动,教导信徒认识世界各国的概况例:奥运会、世界杯和世贸活动国旗、国家位置等,都是认识普世差传的基本知识。

3. 介绍相关的文艺活动,如电影和歌曲对青年一代尤其有帮助。国际电影节是认识相关国家民族的机会,重点是突显他们的福音需要

4. 短宣与访宣。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达1.22亿,而且都在增长。在旅游的行程中,观察不同文化区域对福音的需要,默默代祷。旅游之后,见闻转化成差传分享,为他们祷告,也可激励全教会参与差传。有宣教士事奉的区域,可以安排作访问探望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