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课 总结

 

一、 引言

教会除了布道、牧养和教导之外,还应重视植堂和差传。以下7方面是每教会都应该努力的

1. 牧养─照顾、关怀、安慰、鼓励教会的信徒。

2. 教导─使信徒能够认识真理,生命成熟,并且懂得分辨异端。

3. 栽培─使信徒的属灵生命不断成长。

4. 训练─使信徒能够起来事奉神,带领教会。

5. 布道─传福音、作见证、带领人归向救主。

6. 植堂─藉着建立教会(一般的意思是指开设分堂)拓展神的国度。

7. 差传─响应主耶稣的大使命,寻找福音未及的群体,差遣信徒到他们中间布道、植堂。

有了这7方面的努力,教会才能够算为有比较全面的发展。请检查一下你教会中的各项事工,看看有哪些缺乏,然后作出相应的努力。对于中国教会来说,海外差传的时机还未成熟,本土差传反而是中国教会的当务之急。

 

二、 本土差传的温习

A. 本土差传的定义

1. 教会及宣教士在圣灵的带领下,在自己的国家从事跨地区、跨民族的开荒布道及建立教会的事工。可以是同文化布道,但很多时候要涉及跨文化的努力。

2. 本地布道不等于本土差传,本土差传不涉及海外差传。

3. 本土差传比本地布道的难度更高,而且效果可能没有本地布道理想。但本土差传是内地教会应尽的责任。中国教会已经有足够力量带领自己国家和各民族的人民信主。以前是海外宣教士把福音传给我们中国人;今天,我们自己承担责任,把福音传遍祖国。

 

B. 从大使命看本土差传

1. 五旬节圣灵降临,已经预示差传的跨文化和普世性,启动了主耶稣的吩咐(徒1:8)。使徒布道,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这是本地布道。

2. 腓利到撒玛利亚布道,宣讲基督,在迦萨的路上带领埃塞俄比亚太监归主,又把福音传遍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他的努力可算是本土差传。

3. 保罗与巴拿巴被圣灵和安提阿教会差遣,把福音传遍罗马帝国主要城市。保罗成为外邦人的使徒,在罗马帝国各处建立外邦人的教会。他们的努力是全国范围内的本土差传。保罗也有心把福音传到西班牙,也就是当时罗马帝国的地极。

 

C. 本土差传的优点

1. 以前,当一个国家没有教会,没有基督徒(或是很少,不能自立),就需要海外的教会和基督徒作跨文化宣教,把福音传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在那里建立教会。一旦这个国家有了自己成熟的教会,把福音传遍自己的国家,就成为本地教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2. 印度和中国同是人口众多,又不太欢迎西方宣教士入境布道的国家。印度在本土差传上已有若干成就,并且成为最多本土差传宣教士的国家。

3. 一亚洲福音机构的负责人沃汉能(K. P. Yohannan, 1950-)这样讲述本土差传的优点:

a. 差遣西方宣教士不是好管家……其飞机票已足以应付当地同工工作两年的费用。

b. 西方宣教士的存在,使基督教继续给人来自西方的错误印象。

c. 西方宣教士和他们所带来的金钱和财务,损害或拖延了当地教会的自主和增长。

d. 西方宣教士不容易进入福音未及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外貌明显地成为拦阻。

e. 西方宣教士要跨过更多文化隔阂,很少是效率高的。

4. 主耶稣把大使命交给门徒,西方的基督徒和东方的基督徒,都有责任和权利传福音给万民听。但是,中国人向中国人传福音,效果远胜西方人向中国人布道;而中国人在内从事差传,效果也远胜西方宣教士。不是说本土差传容易,而是本土差传的效果的确优胜于跨越文化的差传。

 

D. 本土差传的对象

1. 选择本土差传的对象时,应有下列原则:

a. 不必选择已有教会的群体─要在那些没有教会、没有活跃基督徒的地区或群体当中布道植堂。当地若有活跃的基督徒,就可以把布道的责任交给他们,而跑去少基督徒或没有基督徒的地方布道,这也是开荒布道的精神。

b. 可在本地福音未及的群体中布道植堂─每个地区都有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不容易融入主流社会,也不容易听到福音。我们可以在他们当中布道,建立他们自己的教会。最好的宣教士是那些懂两种语言的信徒(例:本身是少数民族,在汉人的教会中信主成长)。

2. 在55个少数民族当中,基督徒比例少于1%的有35个。在18个超过1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中,基督徒比例少于1%的有15个。他们都属于福音未及的群体。要多为他们祷告,求神差遣宣教士到他们当中开荒布道。

3. 如果我们的教会与某个少数民族有关系(亲属关系、邻居关系),就要多为那个少数民族祷告。

 

三、 本土差传的基本努力

A. 教会的差传部门

这是行政组织和架构的设计。从团体的管理和带领角度而言,这是整个地方教会的差传事奉成功与否的条件。[77]

1. 传道人必须人品谦卑,并能协调沟通。

2. 必须有同工会或执事会做最高决定单位,而不是某一个人。

3. 差传部或宣教部的成员必须有传道人为委员,但可以委任有宣教恩赐和生命的执事做部长。

4. 差传部委员的健康火热、同心努力,将决定教会在本土差传的事工成绩。以下所分享的皆是差传部门的责任。

 

B. 祷告操练

1. 主祷文的三愿(太6:9–10):

a.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盼望世上所有人都认识神,敬畏神。

b. 愿你的国降临─主耶稣将人从魔鬼的权势下拯救出来,进入神的国度。教会就是天国在地上的代表。盼望全地都能建立起合神心意的教会。

c.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神的旨意就是要使万民作主的门徒神的教会一定要遵行神的旨意。

2. 祷告歌(词曲:亚萨)

祷告可以释放属天能力,祷告可以胜过仇敌诡计

祷告可以驱散黑暗势力,祷告可以释放我的勇气

祷告可以明白全备真理,祷告可以搅动圣灵能力

祷告可以坚固生命根基,祷告可以完全看清自己

祷告可以解读天国奥秘,祷告可以与主圣灵相遇

祷告可以倾听圣灵声音,祷告可以修复与主关系

祷告可以释放主的话语,祷告可以明白主的心意

祷告可以与主更加熟悉,祷告可以与主相交甜密

祷告可以让爱永不止息。

3. 胸怀世界的劝勉(提前2:1)─为世上许多未认识耶稣的人能够得着救恩祷告,是神所喜悦的。

4. 宣教士的要求─没有宣教士,就没有差传。提升跨文化的适应能力,除了静态的敬虔操练之外,动态的运动、生活技能,甚至游乐知识都可以成为建立友谊的条件。

5. 教会可以透过差传部,每月定期在崇拜、祷告会、小组活动和宣教关怀小组中,为差传事工和宣教士献上祷告。建议每月一次,持之以恒。

 

C. 奉献和财务管理

原则上,差遣教会的肢体应当按照自己的能力,尽量奉献金钱,支持宣教士的生活需要。昔日也有一些宣教士得到旅费后,出发到工场再自行谋生养活自己。也有一些比较贫穷的地区,会友献上农作物,宣教士就这样出发。但长远来说,要建立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宣教士的生活开支能得到稳定的供应,才是负责任的教会团体的见证。

 

D. 储备并差遣工人

1. 被差者要有呼召,而且是有布道及教导经验的宣教士候选人。

a. 异文化的适应─宣教士要进入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群众中,学习他们的语言、习俗、思想得有虚心的态度,不能把自己的一套强加于人,也要细心观察别人的表达方法,入乡随俗这也是第十五课提示的田野调查的训练。总括而言,宣教士要谦卑,学习适应。文化适应的好坏与宣教工作的成败成正比例。

b. 学习一技之长─保罗曾经织帐棚早期的宣教士不一定有金钱的支援,而是自己在工场中谋生。宣教士需要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以维持生计,透过工作来传福音,例做买卖、耕种等。

c. 美好的人际关系。

d. 宣教的心志─神呼召保罗、巴拿巴去宣教,他们立即顺服,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心志。提摩太开始宣教时很年轻,也很害羞,但他有愿意事奉的心志,后来成为出色的宣教士。可见只要有宣教的心,神一定会开路。

2. 差遣宣教士(徒13:3),包括举办差遣礼教会领袖代表教会,为宣教士按手祷告,使被差遣的宣教士可以感受到教会的支持和祝福。教会成为宣教士的后盾,激励宣教士,叫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教会,凭信心差遣工人出去承担大使命,神必定祝福。

 

E. 接触工场参与事奉

鉴于中国情况特殊,教会宜考虑:

1. 队工式─两三人成为一队,可以夫妻搭档,但不宜人数过多。性别的搭配也要注意,以免给魔鬼留下破坏工作的缺口(例:良友电台不允许两个异性一起加班或出差)。

2. 短期式─每次出发1–2周或3–6个月,视实际情况弹性处理。

3. 接力式─第一队出发工作完毕,再由第二队接力,但宜选择相同工场,直至建立了教会为止。

4. 巡回式─可仿效保罗的4次巡回布道,由头羊亲自巡回布道,建立教会,并稍后不忘巩固信徒,协助当地教会成长。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不要忘记差传的金科玉律,就是要为当地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

 

四、 教会在本土差传上的具体实施

A. 教会应当在本地热心布道

1. 布道应该是生命自然的发展和流露,布道和差传也是一体的。教会在本地没有布道的努力,谈差传就显得虚伪。

2. 本地布道可以激发信徒的布道热诚,他们更关心失丧灵魂的得救。

3. 本地布道可以培育布道、差传的人才,成为教会差传事工的人力资源。

 

B. 教会应当不断动员与教育

1. 在主日讲道中定期讲差传的信息,使信徒明白差传是主的命令,意识到教会对差传的坚定信念。

2. 带领一些同工社会调查,比如访问邻近乡村的亲戚朋友,然后向会众汇报,目的是找到适合的宣教工场。要常常关注社会变化的新闻和潮流。

3. 鼓励愿意献身成为宣教士的人。健康的教会应该有自己的宣教士。

4. 如果未有会友成为宣教士,就热心支持差传。

 

C. 定出教会的差传计划

1. 由差传部草拟并执行,定出教会的差传目标地区可参考第十三至十四课策略和群体概念

2. 不住地为这些地区祷告,求神开门。

3. 按实际情况对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4. 最重要的还是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再不断地寻求神的心意,按照神的心意去行。

 

D. 定出培训人才的计划

1. 选出有心人,在教会中不断提醒,不断动员,不断教导,使信徒从无心变为有心。

2. 帮助那些有心人在生命、真理、布道技巧、人际关系上不断进步。

3. 带领他们做一些短期宣教实践,使他们逐渐了解差传,愿意投身差传工作。

4. 组织信徒收听有关布道、植堂与差传的广播节目,也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方法。

 

E. 经济支持

1. 差传是教会差遣宣教士出去,代表教会到远方去开荒布道。宣教士的主要任务是传福音和植堂,所以教会应当在经济上支持他们。

2. 教会定出预算对宣教士的支援,应该按工场当地人的生活费,再加一些交通费(火车票、汽车票等)、额外的医疗费等。

3. 鼓励弟兄姊妹学习为差传奉献金钱。

4. 不要担心教会的缺乏如果教会凭着信心去支持差传,必定经历到神丰富的供应。

 

五、 结语

本土差传成功的最基本元素有5个:

1. 人才的关键(求主打发工人,太9:35–38);

2. 跨文化的经历和教育(保罗,徒10–11章);

3. 教会的行政与策略改善;

4. 全心全意仰赖主;

5. 时代的契机。

(徒28:30–31;太9:38,28:18–20。

 

[77]   参良院《教会行政》。《教会行政》有卢文和文惠,以及姚谦和文惠录制的两个版本。任何一个皆须认真温习。




参考书目

 

1.  龙维耐、龙萧念全主编。《华人宣教关顾路》。香港:华福中心、差联,2011。

2.  威尔斯比着。郑名芝译。《奋力传扬:使徒行传》。香港:证主,2006。

3.  莫陈咏恩。《教会在世:践行上帝的使命》。香港:证主,2015。

4.  莱特着。邓元尉、祈遇译。《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关于教会宣教使命的圣经神学》。台北:橄榄,2011。

5.  斯托得着。黄元林译。《使徒行传》。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8。

6. 丹纳娇恩着。胡问宪译。《恩临异邦:跨文化宣教手册》。新加坡:国际事工差会,2001。

7. 陈佩英等编。《宣教士父母锦囊》。香港:差联,1997。

8. 特里、史密斯、安德森主编。曾邱妙玲译。《差传学概论:认识普世宣教之基础、历史与策略》。香港:浸信会,2010。

 

(另参页33–34的书籍介绍)

 

※推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