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神学思考的特质

一、思想

A. 经验生出感受

人是先经验世界的事物,产生对世界的观念,然后才能建构一些形而上的、超越的、抽象的概念,例如有关鬼神和创造者的思考,并且有所感受。这可能是看到或听到或触摸到的,然后我们便能够描述世界。

B. 整理经验成为知识

在接触过物质世界之后,人会思考所经验到的,就是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事物,然后整理成为思想和知识。如此,人便有了对外在世界和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就是自然科学、物理学、道德伦理、心理学等知识。

C.    超越之事的影响

获得现实世界的知识后,人因此感到渺小、无知,觉得要经历超越的事,并对此产生敬拜之心。因此人对超自然、奥秘、神明的事情产生兴趣,而且这些超越的事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例如为人带来焦虑、罪恶感、羞耻心、成功、失望、盼望、向往无限等,从而产生在可见事物以外的另一个方向和向度的思想。

二、基督教思想

人向超越方向思想,便会谈及宗教及宗教的思想。

1. 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超越的事或概念得以可能,完全是神的特殊启示。神是终极实体,是因果关系的第一因,是不动的推动者,也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神不但向以色列先祖启示,也藉着先知、祭司、君王和智慧人,以及在以色列历史中的行动,向人启示。新约时代,神更藉着耶稣基督及众使徒启示自己。到了今天,神也藉着圣灵向相信他的人说话,使信徒知道如何行事为人。

2. 特殊启示显示神是一切光明、美善、慈爱、真理、良善和权能的终极源头,神永远长存,并且信实可靠,是人类的终极依归,也是人生意义的理想和目标。因着人能认识神、思想神,人性便得以提升,潜能也得以开发,向着各个方向发展,包括理性、科学、道德、文明等。人不断超越自己,历史也继续向前迈进。

3. 神既能批判及界定人的价值观、理想、活动和文化,又能吸引人向着美善、完美、无限和进步的方向发展,向上提升。藉着神的带领,人的罪恶与骄傲被暴露,被审判,但神的拯救和应许却使人有盼望,向着未来的美善前进。

三、文化和处境

基督教思想的传递,牵涉到文化和处境。圣经是神的启示和启示的保存,而启示又是在历史的处境中发生。要了解启示,就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和文化。

1. 圣经的背景文化(希伯来、巴比伦、波斯、希腊与罗马)对我们都是陌生的。然而,神学思考的基础是启示,而启示就是在文化中发生的,并以文化中的语言来表述和传达,受着文化的局限。

2. 要了解启示和基督教思想,对文化的了解是必须的。例如一字,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在希伯来文是“elohim”(以罗欣),在希腊文是“theos”,在英文是“God”,在中国人来说是上帝。不同字词所指示的,在不同文化的意义是不同的。

3. 讨论基督教思想或思考基督教神学,必须探讨前提与假设,重新检视看来理所当然及大家都同意的名词,因为神学思考是在处境中进行,不同处境的人对不同的字词有不同理解。因此神学用语,包括前提与假设,例如启示上帝灵魂等,都必须澄清。例如中国信徒对基督信仰里的地狱阴间概念,未必一开始便来自圣经,往往受到信主前的经验和中国文化所影响;但地狱阴间在新约文化中的意思却不一样。因此必须澄清观念,以免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产生误会。

四、委身

1. 委身的意思:若要进入神学语言和神学思考,信徒必须找到对等的基督教信仰经验。信仰的经验如喜乐、平安、亮光、倚靠、罪中得释放、信、望、爱等,都可以成为神学思考、判断的对象,讨论这些经验能否提升人性,加深信徒对人生的了解,以及能否激励信徒向往更高的境界。因此神学思考是基督教信仰的经验的解释,是教会和信徒的活动,又可以更新信徒的生命。因此神学思考并非可有可无,也不是纯粹理性的。

2. 信仰是带有主观经验的,是有意志的委身。神学思考的前提是信仰,神学研究不止是学术的操练,更是带着目的的,是以信求知的过程(中世纪神学家和主教安瑟伦〔Anselm〕所倡),也就是信仰追求明白、追求知道的过程。神学思考,是信徒对神的意识、兴趣、爱与渴慕,但在思考中,信徒感到对神的认识不足,因此追求对神更深的理解,于是形成无尽的过程。

3. 缺乏神学思考,可能对信仰只有感性、甚至疯狂的沉迷。在基督教历史所见,缺乏对神的委身或缺乏理性的思考,往往会藉信仰带来灾害,例如十字军东征、宗教战争、异端裁判所等。这些都是当权的信徒缺乏对神委身,只热衷于自己的权力,为信仰、人类和教会带来灾害。

五、神学语言

A. 基督教神学语言

1. 要把基督教思想表达出来,就必须透过语言和词汇。适当地运用文法和词汇,就能把正确的神学思想表达出来。比如说,在信仰上常用的词汇,例如神、创造、拯救、罪、信心、三位一体等,都是神学上很重要的词汇,透过正确的文法运用,便能够把意思清晰地、合逻辑地、连贯一致地、紧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神学思想。

2. 的概念来说明:

a. “是西方多个宗教中的共同用语,例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但是在基督教神学思想中,的概念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不同。基督教神学中的神观,是藉着对圣经的理解和启示才能论述的。

b. 基督教的神观:神不但存在,而且人是透过耶稣基督来认识他,因为耶稣是神的独生子,是太初就与神同在的道,也是神本体的真像,神藉着他创造世界,向世界说话。今天圣灵感动人,使人认识神,并接受神为人所预备的救恩。

c. 基督教神观的特征是三位一体,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神观有所分别。神是三位一体的神圣父、圣子、圣灵。

d. 再把神观扩大,也包含了神与世界、神与人的关系,还有创造、罪恶、拯救、恩典、信心等。

3. 这些用语言所表达的思想,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们对神、对人生、对世界、对过去与未来的看法。

B. 承载神学思想的语言及文化

1. 基督教神学的研究源于西方,在西方文化的土壤发展。神学与西方文化思潮、哲学思想和历史进程彼此对话。因此,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例如希腊文、拉丁文、德文、法文和英文,都成了承载神学思想的语言。要了解神学观念,很难脱离西方语言和西方历史文化。因此,欧洲在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神学研究的主导地位,拉丁文、德文、法文也就成了神学研究的主要语言,重要的神学着作也是用这些语文写成。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些着作已翻译为英文。

2. 过去几十年,欧洲对基督教思想研究的影响正在衰退,以英文为主的神学研究,渐渐取代欧洲的地位。也因着英、美的宣教群体在过去几十年来的积极宣教,英文成为国际间基督教群体的共同语言。按着这个发展趋势,基督教正在逐渐脱离西方的色彩,而承托基督教神学思想的语言工具,也不停在变化。

3. 中国信徒不必全盘吸收西方的神学思想,但可以参考他们的成果,采纳好的、适用的地方。同学学好英文,能阅读西方的神学书籍,又可以用中文发表对神学的理解,并以中国文化和社会为神学的对话对象,把中文发展为承载神学思想的语言媒介。

六、神学思考是建构的

1. 神学思考是建构的。建构的意思是建造和构思。神学思考是在文化既有的概念上,以神的启示、基督教的经典、传统和信仰群体为依据,来想像、整合、修正和概念化。这些神的启示、圣经、教会传统和信仰群体,正是为建构提出内容。因此建构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内容,在文化的土壤上进行。

2. 神观为例。神通过以色列历史启示自己,以色列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都成为神启示的媒介,这些内容加上信仰传统和信仰群体的考虑,然后想像、整合、修正和概念化,从而建构对神的认识,就是神观。

3. 神观经由有限的人的经验和认识来表达,神不再是抽象、客观地在人以外的一位超然者,而是进入了人类生活和脑海,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4. 基督信仰的内容超越了自然和历史,因此神学建构无可避免地要使用符号、比喻、类比、故事等,来促进表达和想像,清晰表达信仰内容中复杂的事情,为人所了解,并且传递下去。

5. 总言之,神学思考是有意识地进行有意义的、主动的探讨与研究,藉着分析、批判,建立一套完整和紧密的概念,从而影响我们现世的经验、生活、目的和意义。神学思考的首要目的,是认识神、人和世界,建构正确的世界观和属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