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诠释学与神学思考

一、诠释学

1. 诠释学是有关解释,文本要加以解释,才能正确明白。诠释似乎是很客观的,但并非每个读者阅读同一份文本也会产生相同的理解,因为读者的经历会影响他对文本的了解。神学思考主要是通过阅读及适当的理解。例如读圣经,不同信徒对同一段经文的理解有所不同,原因是信徒都有个人主观的经历,影响他对文本的了解。

2.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自希腊文,最早出现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着作,意思是解释的艺术,源于哲学的思考,但在古代和中世纪应用得最广的,是在解释圣经方面。

二、诠释学历史

A. 初期教会和中世纪

1. 初期教会开始了圣经的诠释,有两个传统寓意解经和字义解经。1世纪亚历山太的斐罗(Philo of Alexandria)是首位结合这两种释经传统的犹太学者,认为旧约圣经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寓意;结合两者才能得到圆满的释经。

2. 中世纪奥古斯丁(Augustine)的释经方法更仔细。他把释经分为:

a. 肉体的:按字义来释经;

b. 精神的:按道德来释经;

c. 属灵的:用灵意、寓意来释经,是抽象和神秘的层面。

奥古斯丁在《论基督教的教导》一书(可能是基督教第一本谈及诠释学的书)指出,语言中的字词为符号。符号带有它表面所指称的意义,从客观的研究可以获得;但符号同时也指出在背后一些无法以感官经验所定义的实在性,需要经由信仰才能获得。他认为圣经诠释学应具有教义和道德的作用。释经的结果是引发人对神和人的爱,并引导人与信仰规则相配合。奥古斯丁对诠释学的看法对中世纪有深远的影响。

B. 宗教改革至现代

1.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最重要的看法是马丁路德提出的字义释经。他认为圣经本身就是自己的诠释,圣经所表达出来的清晰性,就是引导释经的规则。有人认为这是圣经诠释的转向,因为这种圣经研究方式开展了新时代,就是以历史研究的取向来释经。

2. 以历史研究作为核心的释经方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展至高峰。这时着名的神学家包括包尔(F.C. Bauer)、魏斯(J. Weiss)、弗雷德(W. Wrede)和史怀哲(A. Schweizer)。

3. 然而这班神学家以历史研究释经的进路,批评和解释福音书有关耶稣的记载,否定耶稣的神性,带出历史的耶稣信仰的基督的神学问题,在德国形成了所谓自由派或新派神学思想,对教会造成很大冲击。

4. 在积极方面,这些释经的历史研究带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圣经既是基督教信仰传统的正典,它的意义在哪里?圣经既是古代的历史文本,如何在今天仍然可以为人所正确理解并对人有意义?如何在今天说明有关基督的神性?这些都是与诠释学息息相关的课题,并且对基督信仰的思考都是有意义的。

C. 施莱尔马赫

1. 首先把诠释学发展为科学理论的,是德国现代哲学家、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他称诠释学为理解的艺术理论

2. 他认为诠释就好像对谈,是诠释者和文本的谈话。诠释者必须考虑到文本的时代背景,客观和主观地重建文本,这个重建就是对文本的诠释。

a. 客观的重建:语言的知识,就是字义上的理解;

b. 主观的重建:指诠释者的生活和经历影响他对文本的理解。

3. 每次阅读,诠释者都会得到一些知识,诠释者带着这种知识,继续阅读、解释,获得更多知识。诠释就是这样循环阅读,目标是对整个文本有完全的理解。在这个循环理解的过程中,文本与诠释者和诠释者的生活有互动,以致诠释者对文本理解更深。

4. 施莱尔马赫把这种诠释方法应用到圣经诠释。诠释圣经的最大困难,就是时空背景的差异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施莱尔马赫认为,生活的描述能有助理解。信徒由于有基督和圣灵的同在,能帮助信徒在所处的时代理解在古代写成的圣经。重点是,在理解文本时,诠释者和诠释者的生活是要考虑到的,目标就是重建文本原来的意思。

D. 布尔特曼

1. 德国神学家、圣经学者布尔特曼(Bultmann)认为,释经要避免带着既有的理解作释经的前提。但是不带着前理解解释圣经几乎是不可能的。前理解:在释经前,释经者预先有了前设、想法,是来自释经者的生命或本质的。

2. 布尔特曼认为,理解是在主体(诠释者)的提问作为前理解中达至的。诠释并非客观的,文本可以肯定诠释者的前理解,但也可以与他的前理解有不同,向诠释者挑战。如此,诠释者便能理解文本。

3. 以诠释约1720-26为例:假设诠释者的父亲是很严厉的,他的前理解就会是父亲都是严厉的,而神作为耶稣基督的父亲,也是很严厉的。但在约1720-26,耶稣口中的父神是充满爱的神,因此在阅读时文本挑战诠释者的前理解,诠释者便获得对文本的理解。但是神是充满爱的神这个理解,却未必是这段经文要表达的。一般来说,这段经文归纳在信主的人合而为一的主题下,重点是信徒要合一

4. 布尔特曼的诠释指出,诠释者带着他的前理解来阅读文本,继而讨论、辩论,进一步认识文本,而这个认识,却未必是文本的作者原来所要表达的意思。

5. 布尔特曼认为,神学的建构并非停留在客观的研究,诠释者带着他的前理解,去思考、辩证既有的神学理论,而得着新的见解和新的神学理论。结果诠释者获得新的神学理解,认识到这些神学理解的实在性和意义,也认识到自己的实在性和意义,这就是完备的神学建构。

E. 伽达默尔

1. 哲学家伽达默尔(Gadamer)是布尔特曼的学生,持与布尔特曼相似的见解,他甚至把诠释理论提升到一般思想性文本的领域,也就是诠释学不但可用在解释圣经上,更可扩展至一切思想性层面的文本上。

2. 他认为在诠释过程中,主体(诠释者)带着前判断,设计出问题,投向客体(文本),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主体继续根据客体的内容,往返修正他的提问,直至得到对该文本合适的提问,便得以展开适当的视域,就是主体和客体在主体提问的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视域(一些共同看见的地方)。当诠释者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产生融合时,诠释者就能理解文本。

3. 假设诠释者面前有个文本,诠释者的处境限制了他的视线及范围。处境的范围就是视域。从处境、立足点,只能看到有限的视域,因此诠释无法取得与文本一模一样的视域。文本是处于过去的视域,是过去的生活世界、文化、历史,以文本的方式流传到现在,让现在的人能够诠释这文本。现代的诠释者诠释一份文本时,两者就像谈话,使诠释者更明白这份文本的目标、立场。这些目标、立场就是这文本的视域,而理解就是诠释者的视域及文本的视域的融合。

4. 在文本和诠释者中间,有着历史时代的阻隔。诠释就是要克服这个历史的阻隔,务求使文本与诠释者能达到视域融合。而这个视域融合也可以指向文本原来的意思以外的、一些新的知识。

三、诠释学对神学建构的影响

1. 诠释学的发展是从最初对圣经的诠释开始,方法一直在改变。从布尔特曼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看到,诠释文本可能带来新的视域融合或新知识。

2. 诠释学的方法可以用在神学建构上。一个提醒:神学知识或神学理论的形成,出于从事者的提问,就是他对现有知识、现有理论的对谈和辩论。而从事者的提问,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从事者的历史意识、生活背景、经验、兴趣、关怀等,都影响他提问、批判和质询的方式。

3. 从事神学研究,必须正视这些从诠释学带来的知识建构方法,并且要接受神学知识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而在现代的神学研究上,很大程度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