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基督教教义史

一、教义历史的必需性

近年神学界发出了“处境化”的呼声,信徒是否有必要向过去的历史学习?何况数百年来的教义历史主要在西方发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A. 教义历史是超越时空的真理

“永恒的真理”不必然与处境对立或冲突,超越时空的真理,可以在别的时空呈现出来。研究教义历史,不但是进入过去的处境,而且也体会到不变的真理是超越时空的。站在这基础上,才能在自己的时空中经历到永恒的真理。因此教义历史的研究,是建构处境神学的基本工夫。

B. 教义历史具永恒价值

研究教义历史上西方的伟大神学家,并不是因为不重视中国的处境,而是因为他们的贡献具超越时代的价值。这份超越是来自于他们曾经活着的时代,信徒可以从中学习永恒的价值,并在自己的时代里经历和体验。

C. 教义历史的研究是处境神学的努力

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说,永恒于时空之外的解释是不可能的。我们处于时空处境之中做解释,而在观察教义历史的演变,并不断与教义历史的对话中产生解释,这些解释又渐渐成为教义历史的一部份,成为后来的人研究的对象。如此,教义历史的研究本身就是处境神学的努力。

二、什么是教义史?

A. 教义学是神学训练

教义历史就是基督教教义历史。20世纪最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在他的巨着《教会教义学》说,教义学是神学训练,是针对有关神的教导所做的学术性自我检验,也就是教会有条理的自我反省,是集中在教会对所宣扬的神的了解。

B. 神学是教会的功能

1. 神学是教会学术性的自我检讨,所以神学是教会的功能。通过教义学的努力,教会反省做过的事,而教会宣扬神,也就是在表达对神的信仰。

2. 信仰的表达,首先是透过个别信徒的言行,其次是透过教会团体,教会是以各种言语和实际的行动去爱神爱人。神学活动虽然看来很抽象,却是教会的功能,对所传扬的神、所见证的福音和所参与的崇拜这些信仰活动的学术性自我检验。

3. 神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基督徒共同生活中才有神学,而且是在实践中解释圣经并且体验信仰,最后经过理性的整理而发展出来的,所以神学与教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C. 什么是教义?

1. “教义英文是“dogma”,来自希腊文,在新约的意思是:旨意(路21)、命令(徒177)、规条(徒164)。在希腊哲学中,这字指某一哲学派别的看法和主张,因此,初期教会用这字来指教义,也就是信仰内容和所主张的内容。近代英语转为使用“doctrine”(教导)这字。因此教义也可以理解为教会的教导。

2. 教义历史就是以教义在历史中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教义历史是按照历史的进展,去了解主要的神学思想,以及重要教义的演变,针对教义的演变来做历史性考察,从而探讨永恒的真理如何与时空之下的处境产生关系和互动。教义历史与文化历史和思想历史息息相关。

三、教义的来源

A. 圣经

教义与圣经有密切关系,教义的历史就是历代解释圣经的演变历史。可是,在教义历史的思考中,圣经常常受到忽略。

B. 教会传统

在教会两千年历史中,建立了很多传统,其中最主要的是“信仰宣告”,例:《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重视信仰宣告,是要了解教义的源头。然而,教会传统也是从圣经而来的,例如信仰宣告往往就是对圣经了解的整理和摘要。但为何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信仰宣告会有差异呢?为何《使徒信经》与《尼西亚信经》有不同的地方?这是因为这些信仰宣告不止是对圣经的整理,也是在不同时空中信徒对圣经不同的了解及对当代的回应。所以信仰宣告包含了时代性,传统也包含了时代性。

C. 信仰经验

信仰经验是教义的重要来源,也是与人最有切身关系的。从信仰经验可以看出人对真理的了解,以及人如何回应神。在以往的神学研究上,信仰经验往往被忽略,但在近代,信仰经验却渐渐被重视。研究教义历史,相当于探究不同时代的人对信仰的经验。每个时代的整体信仰都有它的特色,所以必然有所不同,而这些特色就是教义历史研究期望找出来的。

D. 理性思考

经过理性的整理,教义才能产生,因此教义历史与思想历史也常有互动。教义历史是探讨历代的人如何经由他们的理性,来整理对圣经的了解、教会传统和信仰经验。

E. 小结

在上述4个来源中,以圣经和传统最为重要。自从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就是以圣经为基础,重视圣经高于传统;但天主教却把圣经与传统看为平等,有时甚至看传统高于圣经,因为在天主教中,现在活着的传统罗马教廷有权威去解释圣经。

四、教义会改变吗?

A. 教义拒变说

认为教义是不会‎‎­变的,不会因时间和地点而变化。此说实际上经不起考验。例:早期教会有关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辩论。这教义实际上不断改变,直至主后451年的迦克墩大公会议,才确立了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并至今仍然有效。因此,这教义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修改,才成为如今的教义。

B. 教义腐化论

1. 这看法认为教义不断在腐化。提倡者是历史神学家哈纳克。他认为初期教会所传的福音,受到希腊哲学和宗教混淆,使基督信仰趋向形而上学,丧失了本来的真面目。当福音进入不同的历史年代,例如教父时代、东正教时代、罗马天主教时代,腐化继续。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因信称义的救恩论再次复兴,基督信仰才回复最初的面貌。

2. 一般学者认为哈纳克的看法过于消极。持平一点说,虽然福音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但其本质和重要内容总会呈现出来。

C. 教义进展说

1. 认为教义在历史中呈现不同的演变,也就是教义在不同的时空处境里会有相应的发展。

2. 一般的教会历史学家都持这种看法,因为神学教义的发展与教会对时代的信仰责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进展或腐化,教义都不会停滞不前。耶稣基督的救赎是已成的事实,福音的本质是不变的真理,然而,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救恩,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并且产生各种丰富的属灵经验。

五、教义的功用

A. 校正信仰的方向

有些神学家认为,教义的功用好像汽车时速限制,只要不超速,驾驶者有极大自由决定行车时速。同样,教义的功用是规范信仰的大方向,排除不正确的方向,也就是排除不正确、不合乎圣经信息和教会传统的观点,但不规定细节。例:初期教会“三位一体”的教义。这教义事实上排除了“三神论”和“绝对一神论”,指出不论强调“三”或“一”都是错误的。但三位一体的教义却没有或不能详细解释什么是三位一体,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神学家在这个范围之内发展三一论的教义。

B. 分辨正统信仰和异端

1. 正统教义:各教会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

2. 极端教义:某教会所特别强调的教义。虽然不同的信仰群体可能对某些教义有所偏重,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这种强调走到极端,缺乏弹性,便有倾向异端的危险了。

3. 异端:指众教会不能接受的特殊教义。虽然异端仍然宣称自己是基督教,但异端是不会被正统基督信仰的教会认同的。

4. 其他宗教:不会宣称自己是基督教,也不需要用基督教教义来衡量他们。

4个层次之间,有时是难以区分的,但是为了辨别信仰真假,必须在正统教义能容忍的界限内,划出界线。教义的主要功用,在于指出什么是基督信仰不可以接受的。

六、总结

1. 从事教义历史研究,有助认识基督教教义的核心和基本精神。在现代宗教多元的环境中,人们着重宗教之间的对话;但与其他宗教对话以先,必须清楚明白基督信仰的内容。

2. 我们没法跳出历史处境来认识永恒真理。如果代表时空处境,而代表永恒真理,我们透过在此地与人交往,并把永恒真理说和做出来,便是走在神永恒的道路上。所以研究教义历史并不是抽离时空的理性讨论,而是立足于与人群交往的生命投入。我们研究教义历史时,也成为了教义历史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