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四大支柱

卫斯理兄弟是圣洁运动的导师,也在查经、讲道、灵修方面给学生做了很好的规划,归纳出四大支柱。我们对圣经的了解、走天路的修养,以及各人与神的关系,都要靠这四大支柱,如同福音书里那个瘫子需靠着4位朋友,把他带到耶稣面前。

一、圣经

1.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最高准则,“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圣经都是神所默示(吹气)的,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上下一贯,前后呼应,其微言大义,放诸四海而皆准,历经万事而不易。

2. 然而,神的话语需要解释清楚,才能让人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单单高举圣经的权威似乎还不够,必须把个中的隐秘揭晓,发潜德之幽光,公诸于世。解经的工作向来艰巨,当事者恒以戒慎恐惧的心为之。圣经学者将经文的意思与哲理还原,是为“原文解经”;如果把原文再赋予另外新的哲理,就是“灵意解经”。前者纯为客观的分析,后者则渗入主观的意思。生活在发展,历史在发展,连续着的启发和接受也在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时到今日,陆陆续续有圣经新译本及越来越新的圣经注释问世,但仍然供不应求、洛阳纸贵。 

二、传统

1. “传统”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代代传承或薪火相传,其中亦含传承的行为,因此引申为“圣经的传统诠释”或“基督徒信德的传统表现”,显现于各教会信条和向公众公布的教理之中。今日任何对圣经及信仰的了解,必定会反映在教会历史累积的一些伟大传统之中。

2. 信仰无法在真空里产生作用,“我们都是站在历代巨人的肩膀上”而继续前进的,并且都戴着不同的眼镜来读神的话及诠释福音的信息。其中一副眼镜可能是耶柔米翻译的圣经;另一副是奥古斯丁经过马丁‧路德或加尔文修正的眼镜;另一副则是新派鼻祖亚流(Arius, 256-336)经过苏辛尼(Fausto Sozzini, 1539-1604)修正的,当中圣经的信息已经慢慢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走上极端或异端的路上;还有人戴上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和斯宾赛(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那副更离经叛道的眼镜;也会有人走回来带上阿米念(Jacobus Arminius, 1560-1609)经过卫斯理修正的那副福音派的眼镜。

3. 圣经既是基督教会的“镇山之宝”,历代教会就负有诠释、薪传的责任;而推动这些名山事业的,自然非历代教父莫属。总而言之,圣经应该是灵性生命的泉源与粮食,也是灵命成长的基础。

4. 从太1615-19可归纳出几个要点:

a. 基督教的基要信仰是认识基督为救主及神的儿子。

b. 这信仰经过耶稣认可,肯定不是出于人意,而是神指示的。

c. 这信仰经过使徒彼得道出,也是他信仰的宣告。

d. 这信仰是教会建立的根基,也是属灵争战的利器和得胜的保证。

e. 这信仰是个人得救、进入天国的钥匙。

f.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真实信众与异端分子的区分,以此为界,分道扬镳,不相为谋。我们可以此鉴别各人的信仰或辨识教会的真假。

三、理性

1. 理性代表人类的思维活动,是神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带动人类由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社会,进步到现今尖端科技发展的资讯时代。论到基督教的信仰问题,有人以为宗教不必讲究理性,只要热心就够了;但是单凭信心永远不能取代理性。接受了信仰之后,必须追求及了解信仰的内涵。对这些内涵的解释与分析,就构成了宗教的哲理和教义。

2. 信仰和理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理性能够辨明、分析,并使神学与其他科学发生关联,免除坐井观天或闭门造车的危险。适当使用理性,使福音的传播更具说服力。例:在使徒行传中,司提反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就抵挡不住(徒610)。信仰若无理性,就会退化成迷信,而迷信比不信更可怕,会让人走火入魔,后果不堪设想。但理性若降服在圣灵的管制之下,可以使信仰如虎添翼,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释圣经需要依靠理性,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从而领会其中真理的内涵。

3. 理性有其限制,理性不能产生信仰,也无法制造信心、盼望和爱心,因为这些都是圣灵的恩赐。过分偏重理性,将会陷入理性主义的陷阱,把信仰当作哲学思想或神学理论。理性主义批评基督教的最佳例子便是针对“基督论”,质疑耶稣怎么同时是神又是人;也针对“三一神论”,质疑神怎么可能同时有3个位格又不自相矛盾。凡是人类头脑想不通的,就不相信。

四、经验

1. 经验(Experience)一词源自拉丁文“Experientia”,意谓“在人生旅程出现的事”。广泛言之,即透过人生第一手际遇累积而来的知识总和。当我们说,某某人历经沧桑,即指他的人生“经验丰富”。从信仰的角度来看,这是指个人内在生活的敬虔意识。许多着作都强调主观感受在宗教上的重要性。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1842-1910)的名着《宗教经验面面观》(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便是其中的荦荦大者。基督教的信仰不仅讲概念,如前述的圣经、传统、理性,也要让人体会并提升内在生命。

2. “经验论”是约翰‧卫斯理给神学界的最佳贡献。在他的神学系统奠基的过程中,经验论的重要性仅次于圣经。宗教与哲学不同,哲学是检讨关于终极的真理,而宗教却包含对价值的感觉、崇拜和祷告的经验,以及敬畏、尊崇、平安和喜乐的情绪。一个罪人反省自己得救的经过,痛定思痛,心中得到鼓励,情感也跟着升华,甚至产生生命的冲动。这种激情导致人悔改认罪,悟今是而昨非,并且从新做人。

3. 总括而言,基督徒的经验不以沉醉于自我耽溺的人生为目标,而以加强实践基督教义伦理为鹄的,化腐朽为神奇,使僵化的教条注入生命,把一套老生常谈的神学公式加以生活化、人性化,达到皆大欢喜的共识,收到福音广传的效果。 

五、结语

1. 上述四大支柱,绝非四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等边分法。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最高权威,超过任何人间的遗传、理性和经验;然而,圣经须被理解、传承和经历,才能发扬光大。这种不等边的四边形设计,表现出神与人会遇的结果,平衡了主观与客观的因素,采取了教会与世界的亮光,发挥了人类特殊的技巧和官能,吸收过去的成绩,脚踏现在的实地,并迈向将来的应许。这一套信仰系统尽心竭力地宣告圣经中启示的真理本质,并且鼓励继续不断、锲而不舍地诠释和传承其中宝贵的真理。

2. 总而言之,我们对于基督教纯正信仰的坚持与维护,必须具备充足的圣经知识、谦虚的学习精神和师承、明辨的思考能力,以及事奉的热情经历,方能达到造福人群,永续发展的目标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