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静观/默想

一、灵修操练的4个步骤

一般来说,灵修操练有4个步骤,它们互为关联,有前因后果的关系。

1. 读经(拉丁文“Lectio”,英文“Lection”)─这是最重要的,包括在公共崇拜时诵读新旧两约圣经经文,以及个人灵修生活的读经与祷告。

2. 默想(拉丁文“Meditatio”,英文“Meditation”)
─或翻译为“冥想”。沉思默想有关耶稣基督的奥秘。

3. 心祷(拉丁文“Oratio”,英文“Oration”)─以后发展成为讲道的一部份甚至有人误会敬拜神就是来听讲道而已。

4. 静观(拉丁文“Contemplatio”,英文“Contemplation”)─或翻为“沉念。默想是以神的话为主,静观则以神自己为主不过英文常常互相混用。 

二、静观与默想的区别

在西方语文中,静观、默想常相混用,但在基督教的传统中,两者有显然的不同。其他宗教的净念修心工夫,较接近静观性质,如宋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静观使用的,是心灵虚静的空间所产生的直觉认知,没有像默想藉理路分明的推论工夫。中世纪的理论家威克多的李察(Richard of Saint Victor, ?-1173),对静观和默想做了以下的区分:“默想是看准目标,沿着推论的步骤,逐步辛勤地工作;静观则乘着双翼,随着灵感自由盘旋。默想审査探究因果;静观赞叹,乐在其中”。

三、静观和默想的形式

无论是基督教或其他宗教,静观或默想不外乎以下3种形式。 

A. 外导型(重在默想)

静观或默想的内容主要仰赖外在客体形象、符号、神的理念、物质。外在客体成了专注的对象、内容和重心。默想或静观者经过内省净化的工夫,把自己(主体)投射到外在客体上,最后默想或静观者的主观意识被外在客体吸收,达到两者合而为一。 

B. 内导型(重在静观)

静观或默想的内容主要来自内心自然生起的任何动向,或灵感,或图像,或某种感觉。没有外在固定的客体,更没有既定的成规可循,一切随心所欲,看风行舟,海阔天空,任我翱翔。内导形颇具酒神狂欢时的开放自由。

C. 中空型

静观或默想者所持的途径是舍弃、放下、倒空自我。既不向外求,也不向内创造。中空型的路线是典型的“虚无主义”,由消极、虚空、负面进入真吾。14世纪灵修指南《未识之云》,所描述的正是典型的中空形式。中国禅宗的路线就是“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 

D. 小结

3者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静观或默想的过程中难免错综复杂,产生风云变幻的互补作用。这3种类型的过程都是“为道日损”的净化工夫,最终目标与圣经所说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是相似的,培养此身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

四、基督教的灵修与东方灵修的比较

A. 东方的灵修与默想

1. 目的─心中空无一物,“空”就是最高境界。

2. 重点─出世,与世界分隔;脱离,到达涅盘之宁静极乐世界。

3. 对象─空空的宇宙之心(自我的解脱和了悟)。

4. 方法─出世脱离之法,就是静坐、闭关、修行、修炼、吃素。

5. 结果─局限于完全属人的经验中(潜意识的探索)。因此,复杂高深,不是凡人能懂。

6. 最大不同─因行称义,人为中心,自我为主!看空一切,脱离世界,消灭物质的享受。 

B. 基督教的灵修与默想

1. 目的─倒空人内心的污秽之后,再通过顺服,加以填满神的丰盛!

2. 重点─短暂的分隔,是为了要跟神、跟人有更丰富的生命联接。

3. 对象─充满万有的宇宙之主!

4. 方法─入世却超世,就是更好、更丰盛地活出基督亮丽的生命来!

5. 结果─我们上升,进入神与人之间的相爱关系中(安息在主的怀中)。因此,简单自然,人人都可亲近神。

6. 最大不同─因信称义,神为中心,耶稣为主!看透一切,进入世界,享受生命! 

C. 小结

1. 基督教的默想远超“分隔”的概念,进一步去顺服、依从神的旨意(路1124-26)。耶稣让我们看见倒空之后,没有及时用良善来填满,末后的景况比先前的更不好。

2. 基督教的默想切合实际─默想坚定地植根于生活中,否则就没有意思,也不真实!

3. 基督教的默想提供一种极其实际的见识,帮助人用更厂阔、更平衡、更健康的角度去面对生命。

4. 基督教的默想是爱人与被爱者之间的联系,是爱的关系!属灵的世界是可以活出来的世界!

五、应用有关默想

A. 默想的性质

默想看来似乎是最简单的,事实上也可说是最艰难的,所选读的经文只能以简短为主,或者先以一短节开始,逐渐进展至较长的一段。

1. 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神面前,只静静地听主对我们说话。可以这样祷告:“主啊,你现在要对我说什么?”如果思想不能集中,再回到经文,再细心研读,再留心聆听。也许什么都听不见,或者什么都十分模糊。

2. 那时也许只集中在一个字,反复思想,一直就停留在那里。稍加时间,可能就得光照。总要耐心等候,好似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B. 默想的4个阶段

1. 4个阶段:

a. 发现什么是自己最为珍贵的─这些自己所珍视的,会否阻碍我渐趋完整与成熟?

b. 发现什么是自己最想避免,却是神所指定的─他的慈爱仍坚持地指定,这该是有价值的,却是我不接受的。

c. 终于承认这所指定的,我只得顺应,却仍与神讨价还价─我设法在文饰,想论理,我还想要照自己的意思,另有选择,但神仍旧坚持。

d. 必须痛苦地犠牲─不能再保留贵重的香膏,必须倾倒出来,但是盛香膏的玉瓶没有打破。玉瓶就是自我,自我不肯破碎,香膏倒不出来。那么找别的香膏来用吧!但是神不要我作任何的取代。

2. 在这默想的过程中,我们内里的自我还是那么顽强,但“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因为我们在主眼前是赤露敞开的。

3. 当我们集中心思,寻求默想的经文(这大概是指较长的经文),研读的时候,在思想与感受上有的可以同意,感到和谐,有的却不觉得很合意。那时就得向神敞开,使神的道深入我们内里,让道把我们的属灵空间填满,缺陷得以修补。我们有时难免忧惧或困惑,也许我们敞开得不够,领受也不够深入,还十分表面与肤浅。但神要我们进深;有深处,才可取得和谐。 

C. 想像

1. 读经时需有想像,不是凭空的,却是设身处地。想像经文中的人物与事物,看见他们的外表、容貌、衣着、动作与姿态,听见他们的声音,如儿童的嬉笑、婴孩的啼哭、人们的叹息或呼喊。又有自然的响声,如风声、雀鸟的啼鸣、动物的吼叫声、潺潺流水声。我们又可闻到各种不同的气味,花卉的馨香、海洋的咸味、泥土的芬芳、木屑味、鱼虾的腥味、烘面包的香味,以及其他可由气味辨认的,如化学品、汗液等。还有些感受如风的揺撼、斗室的宁静、路途的崎岖、水的冰冷、沙漠的炙热、雨的潮湿等。想像可以带领我们更多地默想,使神的话深入内心,是理论的、逻辑的、知识的、分析的,带来的欢悦与哀伤,在心灵里更有感应。

2. 设身处地来想像:如果我真在那里,我会说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反应?我会有勇气、忍耐、信心的回应吗?在这样的想像中,我的回应是值得省思与审查的。这就是属灵的操练。 

D. 回应

当我们面对神的道,就该回应。这回应决不在理智或认知。神要我们回应的,是心灵与行为,成为每天的动力。神的道进入我们生命之内,必定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有特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