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课 玛拉基书简介(一)

一、玛拉基书概论

A.  书名“mal´äkî”(玛拉基)

1.  原文“mal´äk”字面的意思是使者“î”我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我的使者

2.  “mal´äkî”这字分别出现在玛1131。一般视玛11“mal´äkî”为专有名称,是人名,译作玛拉基;玛31“mal´äkî”,则按其字面意思译作我的使者。 

B.  作者

根据玛11,玛拉基书是神藉玛拉基传给以色列人的神谕。可是,经文没有再进一步交代玛拉基个人的背景,或称呼玛拉基为先知。因此,有人提出:

1.  “玛拉基并无其人,玛拉基书也只不过是神透过他的一个使者给以色列人的默示。

2.  这个使者可能就是玛31提到的那位。可是,玛31我的使者是将来才会来的,因此不可能与玛拉基书的作者等同。 

C.  日期

玛拉基书是在以色列人被掳之后,受波斯国统治的期间成书的。主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允许以色列人归回故国,重建圣殿。圣殿于主前516515年完成重建。可是,玛拉基书的内容显示,玛拉基书写作时以色列人对圣殿的热忱已经消失,所以那时大概是在圣殿重建的几十年之后。玛拉基书因此可能是于主前475-450年之间的着作,与约在主前520年写作的哈该书和撒迦利亚书相距几十年。 

二、全书结构

玛拉基书的结构十分工整,整卷书基本上以辩论的形式来表达。玛11是标题句;接着是6个段落(玛12-43),每段皆以神对以色列人说话或提出控诉作开始,然后是以色列人的反驳,最后是神提出证据证明他的控诉属实,呼吁以色列人回转或警告他们不悔改的后果。有人用打网球来比喻这种辩论式的表达方式神发出第一球;以色列人接着把球发回神那边去;然后神还击,把球发回以色列人那边。 

A.  标题句(玛11

“耶和华藉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指出玛拉基书是神透过玛拉基传给以色列人的神谕。 

B.  神的爱(玛12-5

1.  一开始,上主就说爱他们(玛12上)。

2.  以色列人反驳: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玛12上)

3.  神就提出他爱以色列人的证明(玛12-5)。

C.  祭司对神的藐视(玛16-29

以下5个段落都以类似的辩论形式来表达,而且5个段落在原文都以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作结束(玛2816351243)。

1.  神首先向以色列人的属灵领袖祭司,提出指控。玛16的头几句话记载万军的耶和华说:藐视我名的祭司啊!……该受的尊敬在哪里呢?……我应得的敬畏在哪里呢?(《新》)

2.  16最后的一句,是祭司的反驳: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

3.  神就提出证明,证实祭司实在不尊重神,因为他们在祭坛上献给神的,都是有缺陷的祭牲(玛17-29)。此外,祭司更以献祭为烦琐,把抢来的、有残疾的、瘸腿的,都献给神(玛112-14)。他们必因此受咒诅(玛21-9)。 

D.  背弃神与列祖所立的约及婚约(玛210-16

1.  在责备祭司的罪之后,神的矛头就指向一般的以色列人,控诉他们娶外邦女子为妻、休妻,并以强暴对待妻子的罪行(玛211)。

2.  这个段落的辩论形式,主要在玛213-16

a.  先知说神不再喜悦以色列人所献的礼物。

b.  以色列人反问:为什么呢?(玛214

c.  神就解释原因,指出以色列人的不是,并说休妻之事都是神所恨恶的。 

E.  藐视神的公义(玛217-35

1.  神提出以色列人藐视他的公义,包括行邪术,犯奸淫,起假誓,欺压雇工、孤儿、寡妇与寄居的,不敬畏神(玛35)。神指控他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玛217上)。

2.  以色列人反驳: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玛217下)

3.  神就提出证据(玛217-35)。原来他们说行恶的,耶和华眼看为善,而且还反问公义的神在哪里呢?(玛217下)显示他们质疑公义的神是否存在。以色列人的话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他们根本不相信神是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因此,神必临近,审判他们。 

F.  没有遵守十一奉献(玛36-12

1.  神提出以色列人另一个具体的罪,就是没有遵行十分之一的奉献(玛310)。神控诉以色列人偏离了他的律例,呼吁他们转向神,神就转向他们(玛36-7上)。

2.  以色列人反驳: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玛37下)显然是在假装无知,不愿承认自己有错。

3.  神就指出他们没有遵守十一奉献的罪(玛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