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关系建立与细水长流的滋养

一、建立关系─打开话匣子

A. 建立关系的重要

当拉撒路快要不行时,马大和马利亚打发人去把消息告诉耶稣,约11:3记载那人这样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他不是说“那个爱你的人病了”,而是“你所爱的人病了”。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神并未缺席,或患难或困苦,他都在。我们生命的每一步都有他的指引与同在,每个苦楚、疾病,他都知道。每一个经历身心痛苦的人,都是主所爱的,他必看顾到底。而我们也要效法基督,把盼望带给疾病缠身的人。 

B. 如何打开话匣子?

可以朝一个很简单的方向,就是从关心生活开始。例:询问病人“你吃的好不好?”“你睡的好不好?” 

二、同理心安慰的根本

同理心的意思与哀哭的人同哀哭。贴心的安慰者是以同理的态度,敏锐病人的情绪反应,以开放和接纳的心聆听他的心思意念,不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或价值观来分析、判断及要求对方接受。同时,着意地关注对方提出的问题,尽己所能地给予回应,以表达尊重和关注。但也要留意,我们的立时反应是否过于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针对病人本身。 

三、情感支持─非语言的沟通

A. 以文字、绘画和非语言沟通

1. 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绘画和非语言的方式,跟病人沟通。沟通不仅靠口,也可以预备笔,给病人写字和作画。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病人,可以鼓励他们透过绘画来表达感情。

2. 帮助失去语言能力的临终儿童时,可以让他们把今天的心情画出来,或者为绘画命题,邀请孩子画出来,例:疾病、死亡、我的童年、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

3. 绘画重点不在于作品如何,而是在作画过程和完成后,针对孩子在作画的表现及作品的特质来发问。例:

a. 如果孩子画画时常用橡皮擦,可以停下来温柔地问:“你是不是感到有点烦恼?”

b. 孩子以死亡为题的画作,如果用上昏暗的颜色、混乱的线条,可以问他:“这里你用黑色,让我感到好奇,很想了解这是怎样的心情?”然后可以拿出情绪卡片(一套专门帮助儿童情绪管理的卡片),上面有各种各样描述情绪类别的图文,帮助不能说话的孩子标明自己的感受,让他的情绪得以抒发。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成人。 

B. 以眼神和动作沟通

1. 建立规则,利用眼神和动作跟病者沟通。帮助年老的临终病人决志时,可以设计一些对话的规则,例:“如果你听得懂我的意思,请点点头”;“如果你愿意接受主耶稣,可以眨一下眼睛”。针对植物人的福音工作,可以尝试在耳边传福音,以手指头动一动作为同意的讯号。

2. 非语言的沟通还包括大家熟悉的肢体接触,例:拥抱、拍肩、抚摸头额。这些都可以给予病人莫大的安慰。如果可以,帮他们抹脸、按摩,以实际的服侍行动传递爱与关怀。

3. 为病人作有声或无声的祷告,是基督徒助人者的责任。针对不能说话的病人,尤其是已经完全昏迷的垂危者、植物人,你的真心是有可能让他们感受到的。人死亡前最后消失的是听觉和触觉,所以在病人昏迷时,不要放弃在耳边轻声和他谈话,继续带给他安慰和关怀。 

四、如何为病人祷告?

1. 为临终病人施洗、在病榻前为他按手祝福、为死者举行安息礼拜、为病人及家属祷告,都是牧养关顾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和实质的功能。祷告是有治疗效果的礼仪。即使不从信仰角度而单从心理学看,祷告礼仪中的自我表露及探索意义的部份,也能够促进心灵的整合。

2. 1391-3:“耶和华啊,你已经监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我们不用祷告,神也认识我们的内心。

3.  就算病人在剧痛中的祷告不蒙应允,但要知道我们的祈祷不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也不是个人对神的独白,而是一个双轨的交流。神的轨道仍然在高速地运作,他在向你发声!有时候我们认为神好像是沉寂了,但当你不再绕过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与需要,神便会在静默中向我们显现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