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教会历史中的崇拜(一)

从旧约时代的集体崇拜,教会建构了自己崭新的崇拜模式,一方面有犹太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深受希罗文化的影响。本课是以西方教会的崇拜模式(即由罗马天主教起,直至今天基督新教继承的传统)为中轴,也会讲论一些非西方教会的崇拜特色。如果想更了解西方教会、东方教会及非《迦克墩信经》教会(Non-Chalcedon Churches)之间的差异,可以先收听良院的《教会历史》课程。 

一、教父时期:各施各法

1.  使徒行传提到的崇拜形式,涉及犹太信徒对圣殿和会堂崇拜的改革。而巴勒斯坦地以外的外邦信徒,特别是受希罗文化影响的,也在寻找他们的文化和基督教崇拜融合的方式。

2.  由于基督教信仰是由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扩散到各处,所以早期教会的崇拜就是各处乡村各处例,每个地方都按照自己的习惯和需求,设计合适的崇拜。唯一共通的,就是在主日崇拜记念耶稣基督的复活,然后举行水礼和圣餐礼。近东叙利亚地区的崇拜,以《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为主导;而罗马的崇拜,则以革利免一世(Clement I, 35-99)的教导为主导。使徒把福音传到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西方教会罗马礼,只是其中的一个崇拜模式。

3.  当时的信徒在一个随时受到逼迫的处境中,对崇拜的记载不多。有些信徒甚至要躲在地下墓道中崇拜。信徒刻意不随便讲论崇拜的内容,以免误传,而且那时的圣餐并不欢迎非信徒参与,所以在外人看来,他们有点像秘密结社。

4.  有一个叫皮里纽(Pliny, 61-113)的官员,想调查基督徒怎样崇拜。他这样说:这些人定期在黎明前集会……赞美基督,敬之为神,并且似以誓言约束,表示不行犯罪之事(其实就像今天背诵十诫和认罪祷文);随后他们会举行普通聚餐(应该就是今天的爱筵)。

5.  2世纪的殉道者犹斯丁(Justin Martyr, 100-165)说,在主日信徒会前往一个聚会地点,诵读福音书或先知的经卷。诵读完毕,主领聚会者就会鼓励他们效法经文中可敬的德行(就像今天的讲道)。随后一同站立献上祷告,再摆设饼、葡萄酒和水,献上祷告和感谢。会众同应阿们,然后领受已祝圣的饼和酒。如果有人缺席,就会有执事前往派送。

6.  这个崇拜模式和今天的已经很接近。先是主日聚集,然后听经文、讲道、献上集体祷告、分享圣餐、同应阿们。今天的教会希望把崇拜的框架回复到像早期教会一般,以圣道和圣餐为核心。

二、国教时期

1.  在国教时期,基督教合法化。罗马把教会分为5个宗主教区(Patriarchs):耶路撒冷、罗马、君士坦丁堡、安提阿和亚历山太,当中以罗马为首。这个分区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教会到今天的礼仪分区,主要也是分为这几个派别:东正教、埃及科普特教、叙利亚亚美尼亚派等。宗主教区的成立,使教会的体制越来越完善。聚会开始由神职人员负责,以往的自由敬拜,渐渐变得规范化。

2.  我们今天所跟随的礼仪,罗马成分远比犹太成分来得重,崇拜并不像犹太人的圣殿和会堂敬拜。这是因为在4世纪末,罗马人虽然采纳基督教为国教,但他们并不喜欢犹太人,认为救恩已经不再限于犹太人,所以犹太传统不再具指导意义。当时的教会以罗马礼仪,把基督教罗马化。

3.  随着罗马礼成形,罗马人就用法律、形式,把基督教与希罗哲学结合起来。有些礼仪书很像法律文章,因为每个字背后都隐含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它的文字非常优美,是千锤百炼之作。这段时期一些典型的祷告文,例:彼此问安之礼、《垂怜颂》(Kyrie)、《举心文》(Sursum Corda)、《三圣颂》(Sanctus)等,都是透过希坡律陀(Hippolytus of Rome, 170-235)的《使徒传统》(Apostolic Tradition),以及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 150-215)和俄利根(Origen, 184-253)的写作流传到今天。

4.  当时每逢念福音书的时候,会众都一起站立,表示尊敬和重视。祷告时也是肃立的。他们也会举手赞美神,大概是举手至心口高度,双手微微张开,掌心向上。

5.  由于教会变得制度化,他们开始有进堂礼(重要人物进场时恭候欢迎的礼仪)及所谓神职人员的服务。神职人员作为一个地方的重要人物,基本上与官员并列。他们也开始穿上达官贵人的服装,上面刻有信仰的标记,就是今天礼仪教会中祭披(圣礼服装)的来源。

三、后罗马时代与中世纪:由规范至奥秘

中世纪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高卢人(蛮族)攻陷了罗马,却因为他们信奉基督教而没有消灭教会。在一个没有大一统政权的时代,西方教会却是统一的,并且成了为时差不多一千年的实质领袖。 

A.  崇拜规范化

1.  9世纪开始直到今天,罗马教会的崇拜礼仪都是使用《罗马弥撒礼仪书》(Ordines Romani),当中详细记载崇拜的每个礼仪。

2.  364年举行的老底嘉大公会议之中,第15条法令宣布:除了规定的歌唱者必须在讲台上使用规定的歌本唱歌以外,其他人不得唱歌。随着这个习惯延续下去,在7世纪左右,教宗大贵格利(Gregory the Great, 540-604)把礼仪规范化,并创作了贵格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以人声唱颂的方式把赞美流传下去。整个西方教会变成只有一种赞美的形式。

3.  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为欧洲带来了书同文(使用同一的文字语言),使拉丁语成为崇拜唯一使用的语言。不懂拉丁语的人根本不明白神职人员说什么,所以后来就出现了所谓望弥撒,只能观望而不能理解。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唯一语言的制度,直至1960年代才正式终结。今天在许多礼仪教会中,会众参与诵读的部份仍然不多。 

B.  崇拜奥秘化

1.  无法理解的崇拜,加上念咒语似的神职人员,使崇拜变成奥秘。修道院兴起,重视灵性操练;而扎实的圣经研究,渐渐变成了神学分析、经院哲学。后来,为了强调奥秘,在圣坛和会众中间又加上屏风隔开。最终,崇拜变成圣剧,会众只能看见主礼人的背面,神也变成超越的神,与人隔绝了。学术化的经院哲学,以及文盲信众的奥秘化信仰,就是中世纪崇拜的典型。

2.  11-13世纪是礼仪繁复化的高峰。追求圣物、敬拜圣体、制作繁复而多层次的礼仪,令人眼花缭乱。神越来越远,而对圣母、圣徒、殉道者则越发高举。对崇拜空间(教堂)的修建与赎罪券的运用,后来成为宗教改革的主要导火线。

C.  东方教会的崇拜

东方教会强调在地若天,强调信徒所参与的地上敬拜,就是天上敬拜的一部份。他们以隔开圣餐空间和会众空间,表达人不可窥探神的奥秘。同时,他们以华丽庄严的圣像作为祷告的工具,使人每次崇拜都像融合天上的敬拜。 

四、宗教改革:以圣道为核心

1.  印刷术发达,使受教育的信徒增多。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带来宗教改革,在崇拜上强调两点:以本土方言诵读圣经,以本土方言唱圣诗。信徒终于听明白圣经的道理了。

2.  随着受教育的人增多,他们开始挑战教会现有的崇拜礼仪和行动,例:圣餐变质说、弥撒与献祭的关系、崇拜礼仪是否与信仰相违背等。比较激进的新派别对教堂遍布艺术品非常不满,认为会使崇拜失去焦点。他们拆掉教堂的雕像,破坏彩色玻璃,拆风琴,涂上白灰水,甚至禁止在聚会中唱歌。这是对教会过度重视图像的激烈反响。

3.  信仰开始以文字和声音取代不同感官的感受,以理性思辩取代奥秘和全人体验。在崇拜中,圣言/圣道的角色开始高于圣餐。讲道取代了圣餐,变成崇拜的核心。

4.  虽然圣餐不可或缺,但尤其在加尔文派中,圣餐的地位降低得很厉害。有些教会一年举行4次圣餐,有些一年才一次。今天的教会普遍一个月举行一次圣餐,也是由宗教改革而来。但这并不符合初期教会时常记念基督受难、复活的圣餐经验: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徒246)。

五、启蒙时期及大差传时期:20世纪前的崇拜

宗教改革后,大航海时代开始,不同宗派的宣教士都把对信仰的热情和宗派传统,带到海外不同的工场。另外,信徒所受教育越多,就越发重视对圣经的释义。这几个世界大趋势,都影响着崇拜的发展。 

A.  对礼仪的敌视

除了圣公宗和信义宗这些较具礼仪背景的教会以外,普遍的新教宗派,特别是清教徒宗派,一律反对形式、图像和礼仪。是精神,是外在行动,而清教徒背景的信徒,决定精神和行动都不要,只要最朴素的崇拜。他们特别反对写好的祷文,因为祈祷者只是把祷文读出来,没有经过思考,而且没有配合不同地方信徒的需要。他们提倡即兴祷告,让人由心而发。另外,对于当年英国的清教徒来说,要求使用《公祷书》也是法令之一,所以他们的意见少不免夹杂了对这道法令的反对。 

B.  着重解释圣道

1.  当时教会会诵读圣经不同的篇幅,然后加以解释,让崇拜重新以圣经为根本,甚至连续数小时都是讲解圣经。清教徒也反对《公祷书》所使用的经课表(lectionary),认为限制了读经范围。

2.  不过,随着时间发展,这些行动都出现了偏差。有些教会的确没有经课表,最后却围绕着牧者喜爱的、会众喜爱的,或者一些耳熟能详的经文,范围变得更加狭窄。更有一些声称高举圣经的教会,在崇拜中却缺少读经环节,或者只读数节简短的经文,然后长篇大论地讲道。

C.  重视个人经历

1.  随着敬虔主义的兴起,很多教会高举经验神,重视个人经历,最终成为今天灵恩运动的雏型。从前的赞美诗往往都是经文歌,或者一些教义的诗歌;但随着敬虔运动的开展,很多诗歌开始说:我曾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奇异恩典》);或者奇妙的爱,怎能如此,我主我神竟为我死(《怎能如此》)。这些诗歌每一句歌词都有经文在背后引证,并结合了亲身的经历,不像后来的诗歌缺乏圣经根据。

2.  敬虔主义加上数次大复兴,信徒充满热心,发现只在教会聚会并不足够。他们开始在自己家中或者一些聚会所聚会,并出现了大量街头布道的诗歌。由于不在教会聚会,形式也更加自由,成为后来灵恩运动、敬拜赞美聚会等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