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本色化崇拜初探:从基督教中国化到中国基督教化 

中国人和以色列人(包括耶稣)一样,都是亚洲人,是闪的后裔(路336)。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亚洲文化的影子,同时也要将我们的文化与信仰共融,以独有的模式崇拜神。其实,使用中文圣经、唱中文诗歌,以母语崇拜神,已经是本色化和基督教中国化的基础。不过,中国很大,人有很多种,我们更应该思考自己的地区和堂会这个小群体的本色化,按他们的背景和处境来设计崇拜,牧养他们。 

一、景教的本色化

1.  第一批来华的基督徒传教士,是唐朝的景教传教士。他们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文献和经典。景教为了跟当时的文化融合,使用了许多和佛教息息相关的词汇,例:世界诸天智慧等。

2.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新编赞美诗》385首)就是当时的作品,把叙利亚文的《荣耀颂》译为中文。首句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正是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的文言翻译。而慈父明子净风王,则是圣父、圣子、圣灵的景教翻译。

3.  他们使用佛教术语,期望融入社会,让当代人看得明白。虽然使用了其他宗教的字词,但基督信仰的本质并不改变,是个借用、甚至升华旧有字义的过程。 

二、明末清初利玛窦的礼仪之争

1.  在明末清初首位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 Ricci, 1552-1610),非常重视本色化。他初来之时穿和尚服,但得不到尊重;最后改穿儒服,结交中国士大夫。

2.  礼仪之争─耶稣会以士大夫为传教对象,认为祭祖不属于崇拜,祖先也不是神明,只要不加入许愿、崇拜、祈祷,祭祖只是儒家思想的慎终追远。他们也称神为天主,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与独一的真神并无分别。另一方面,反对这个看法的道明会则主要在福建地区传教,信徒与耶稣会接触的精英分子有别,对于祭祖和祭孔,没有京城高官学者的高深理解,很多时候混合了祖先崇拜。因此,道明会在祭孔、祭祖这事上,反对利玛窦和耶稣会的开明意见,希望把天主教和中国的传统民间信仰彻底分开。

3.  其实本色化需要按照不同群体的接受程度,以不同方式呈现。耶稣会和道明会在崇拜上的取态都是合适的,因为他们的对象虽然在同一个国家,但背景、地区、教育程度都很不同。他们的问题在于要求一致性;但在本色化之中,必须为了传教的目标保持弹性。保罗也教导,为着福音的缘故,对着什么人,就作什么人(林前920-23)。 

三、新教传教士的本色化

1.  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的首要工作,是翻译圣经《神天圣书》和诗歌本《养心神诗》。他也支持其伙伴梁发创作的中文作品《劝世良言》,以及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的《张远两友相论》等,希望以中国的方法向中国人宣扬福音及解读信仰。耶稣基督本译作耶稣基利士督,也是在本色化过程中渐渐缩短而成。

2.  圣经和诗歌的本色化,成为了传教士有力的传道工具。随后不同地方的传教士,特别是早期5个开放港口的,陆续推出了粤语、福建话、宁波话、上海话等的圣经和诗歌,藉这些工具帮助人以母语认识神。

3.  新教同样有类似利玛窦他们从前一样的争论。例:应该翻译为还是上帝呢?可以指拉丁文的“Deus”,但也指向众多的神明;上帝则可以跟中国的皇天上帝连结,指向独一的上帝,但又担心会否跟中国的传统祭祀相关。另外,是浸礼还是洗礼?浸信会今天的圣经仍是用字版。经过多年争论,大家渐渐取得共识。今天在合一的聚会中,一般都会用上主水礼这些比较中性的词。

4.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没有西洋包袱之下,做过最激进和创新的崇拜本色化。例:洗礼以水抹在面上、心口上,代表洗心革面;以黄纸写上祷文后烧掉;以中乐乐队演活诗150篇的乐队规模;把每周的主日崇拜视为春秋二祭的规模;崇拜完结后放圣炮(鞭炮)庆祝等。

5.  本色化需要时间,也要认识我的羊(约1014)。当然,你的羊也要认识和信任你,才可以把新来的信仰,跟他们的旧我和传统文化结合。早期的传教士往往以翻译去建构中国教会崇拜的基石,但今天我们既然已经有完善的中国教会,就更应该了解自己的特色和需要,设计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和崇拜方式。 

四、中国基督教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本色化

1.  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基督教会也面对本色化的迫切要求。19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的出现,推动了基督徒在各方面(办学、差传、文艺、音乐等)加入本色化的元素。

2.  在崇拜方面,建立了红砖绿瓦的崇拜空间;创作出中国调为主的旋律,配以西洋和声的四部,例:《一轮明月歌》(《新编赞美诗》69首)、《明星灿烂歌》(《新编赞美诗》68首)。天主教更把圣母与观音的杨枝金露及清宫廷装束结合,带来了中华圣母。这是称为中国基督教文艺复兴的年代,也是个独一无二、中西结合的年代。

3.  其中最重要的发展,当然是1919年出版的《官话和合本》圣经,还有1936年的《普天颂赞》诗集。两者都是本色化的基建工程,有赖各宗派领袖大力推动,当时的基督教协进会对合一和本色化的大力支持。本色化崇拜必须有整个群体,特别是上层的推动,阻力就会少很多。 

五、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崇拜新启示

1.  天主教在1962-1965年举行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会议的《礼仪宪章》改写了整个基督宗教往后数十年的礼仪光谱:教会不再以拉丁文主持弥撒,神父不再背对会众,圣坛设在教堂中央,重视圣经的讲解,包容不同背景的宗教艺术,提倡本地化的崇拜。这一切在表达一个信息:基督道成肉身,住在世人中间;教会也当道成肉身,在世人当中活出基督新妇的样式。崇拜,就是整个信仰的高峰和泉源。

2.  《礼仪宪章》特别谈及崇拜的本色化:只要不涉及信仰及全体公益,连在礼仪内,教会也无意强加严格一致的格式;反之,教会培养发展各民族的精神优长与天赋。在各民族的风俗中,只要不是和迷信错误无法分解者,教会都惠予衡量,并且尽可能保存其完整无损,甚至如果符合真正礼仪精神的条件,教会有时也采纳在礼仪中。只要保全了罗马礼仪的基本统一性,连在修订礼仪书时,也要为不同的团体、地区或民族,尤其是在传教区,留下合法的差异与适应的余地。这在装饰礼节与制订礼规时,更好也注意到。(《礼仪宪章》137-38

3.  在礼仪上的普世合一与在地本色化需要平衡。普世合一是原则,而在地的本色化是一种延伸和适应。正如基督道成肉身,道不会因为肉身而改变自己的本质,但耶稣的肉身却和我们的一样。 

六、今天的应用例子

A.  简单的本色化例子

本色化就是处境化,按照信徒的背景和需要来牧养,例:

1.  我教会其中一堂崇拜的参加者都是长者,同工着我挑150首诗歌,让他们反复地唱。不要唱新歌,因为他们年纪大,学不来。这就是本色化,帮助长者投入崇拜。

2.  有教会的平安礼是以拱手代替握手的。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拱手是表达尊敬的方法,比外国人每次平安礼问安要拥抱、亲嘴,更适合我们的习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拱手礼的互相问安方法,更显得合宜和珍贵。

3.  我教会其中一堂崇拜是在礼拜五晚上举行的,专门照顾职场工作的人。由于这是极少数的周五崇拜,所以很多在附近工作的人下班后都来参加。这就是依照城市的作息而做的本色化:对着职场的人,就作职场的人。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弟兄姊妹,并利用一些大数据工具来分析自己的地区,就可以得到资料判断,进行本色化的工作。 

B.  激进的本色化例子

1.  有一位老师致力推动亚洲本色化,每天找来不同民族的歌曲一同颂唱。今天唱巴基斯坦歌,明天唱菲律宾歌,后天唱汶莱歌。对中国人来说,那些歌古古怪怪的,还要唱原文,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由于这些歌曲的确古怪,老师离开以后就没有人再唱,这本色化也无法扎根和继承下去。

2.  这位老师也认为圣餐就是我们日用的饮食,所以不应该使用希伯来人的无酵饼。他说在台湾有人用月饼和茶作圣餐;在印尼有人用鸡肉来代替圣餐饼,而鸡肉被擘开时白里透红,更能显出基督流出宝血之苦。在东南亚地区,椰子就是日用的饮食,而椰子流出的汁液,也能够把血和肉的意义紧密连系起来,是最适合圣餐使用的媒介。当然,这些都是激进的本色化,必须按照群体的情况和处境循序渐进。

3.  其实我们的生活已经不是我们民族的本色了,好像今天我们穿牛仔裤、短袖运动衫多于汉服,也很少穿拖鞋(我们在家的本色)去参与崇拜。本色化,有时变了创意工具,甚至为人带来麻烦,而不是流露自己民族生命的真我本质。 

C.  网络本色化

在这个年代,我们也需要开始构思本色化的网络崇拜。就算是同一个人,在网上的生态和行为跟现实也有一定的差别,教会该如何藉着崇拜牧养网民?今天的年轻人已经是网络上的原住民,我们的福音、崇拜、崇拜艺术如诗歌等,如何继续影响他们?网上分发圣餐,或者把圣餐快递给未能回来的人,又是否针对网络生活之人的本色化?这是教会未来必须探索的道路。 

七、总结

本色化的目标是把我们的信仰和社会共融,在不变的原则下,作出适应和调节。虽然我们属于同一个民族,有共同的记忆和价值观,但是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堂点都有自己的传统、背景和故事。所以,我们必须认识自己的羊,也让羊信任和认识我们,推行最适合他们的行动。来自上层的推动,本色化行动会事半功倍。愿每个人都能够最自然地把自己的信仰向神呈现!当然,我们的目标是由“基督教中国化,达到中国基督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