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特别礼仪:安息礼 

人人都有一死。死亡是忌讳,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在基督信仰中,丧葬文化和洗礼、圣餐等不同,并非基督信仰所独有,而是不断以信仰和社会文化结合而成的礼仪。丧和葬也密不可分。 

一、圣经中的安息礼

A. 旧约时代

1. 27说:“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泥土、身体、灵气,构成了今天我们对身体的理解。而创319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就解释了人类的终局。

2. 圣经中第一个死的人是亚当的儿子亚伯,但是要到创23章才出现第一场丧礼的记载,就是亚伯拉罕为撒拉所举行的。在那个年代,巴勒斯坦地和埃及的关系密切,撒拉的确有可能是以木乃伊的形式包扎。创世记记载的丧礼很简单,有好像亚伯拉罕家族埋在洞中的,有好像利百加的奶妈埋在树下的(创35:8),也有好像拉结埋在路边的(创35:19),更有好像约瑟埋葬了数百年后被迁葬的(出13:19)。以色列人也有哭丧的习惯,例:摩西死后有30天的哭丧期(申34:8)。

3. 以色列的律法也定下处理尸体的方法(民19:11-13),接触尸体就会导致不洁净。这也衍生了第一条关于丧礼的神学问题(民9:7):究竟因为尸体不洁净的人能不能守节呢?

4.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由于文化的转变,加上战争频繁,圣经记载了对亡者不同的处理手法,包括一些羞辱死人的残酷方法。例:约书亚把尸体挂在树上示众(书8:29),扫罗被曝尸、火化(撒上31章),耶洗别被狗咬尸体(王下9:30-37)等。但我们看不见一般处理尸体的模式。不过,在今天耶路撒冷的汲沦谷仍然有许多列王时期的坟墓,可见如果能够“好死”的话,都是安葬在洞穴的。

5. 在王国后期和被掳时期,以色列人的死亡观更加明确。以赛亚书描述地狱充满不死的虫子和不灭的火的景象(赛66:24)。另外,先知也建构了身体复活的概念,最明显的就是结37章的枯骨复生,以及赛26:19的尸首要起来(直到耶稣受难时,太27:52说有已睡的圣徒复活)。 

B. 新约时代

1. 这个时期以色列人受希罗文化影响,开始有雕刻精美的棺材和骨盒。今天,大希律和大祭司该亚法的棺材和骨盒还在以色列博物馆中展览。

2. 四卷福音书都有记载耶稣的安葬(按成书时序:可15:42-47;太27:57-66;路23:50-56;约19:38-42)。耶稣安葬的时间,只是从大概下午3点到太阳下山之间(大概下午7点)。马可记载约瑟买了细麻布,路加记载妇女预备了香料香膏,而约翰则记载尼哥底母带着100斤香料前来。从中可以看见由草草下葬到半风光大葬的过程。19世纪发现了耶路撒冷的花园冢,还有裹尸布、头巾等圣物的发现,让人对耶稣的埋葬有更多了解。

3. 《使徒信经》提及“降至阴间”,表达耶稣被埋葬后做了什么。有人根据彼前3:19-20,说耶稣是去拯救一些不信和在阴间的人。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论点,影响了教会两千年来的死亡观。 

二、教会历史中的安息礼

1. 早期教会对于殉道是渴慕的,也会用“睡了”代替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基督很快复临,所以轻看死亡和身体;更加因为相信基督复活,而完全不怕为主殉道。由司提反开始,12位使徒中有11位都是殉道而死。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155-240)更推崇这种文化,说:“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

2. 早期罗马教会的聚会常在坟墓中进行。罗马的地下墓穴人迹罕至,成为基督徒绝佳的聚会场所,并且衍生了无数艺术品,记载早期教会的信仰。

3. 随着4世纪基督信仰合法化,许多基督徒雕刻自己的棺材,把信仰故事刻在其上,表达自己对永生的期盼。另外,着名人物(即圣人)的遗骨备受尊崇,有些更放在教堂内以透明玻璃棺木保存。教堂也渐渐成为许多信徒的埋葬之地,不少教堂的地下和外院都是坟墓,代表活着的信徒踏在他们的脚踪上,与他们一同敬拜神。

4. 要留意的是,这些都是特别有贡献者的尸体处理方法,实际上普通人的丧礼还是非常多元化。像中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肆虐时,因为死的人太多,墓地不够,于是教皇祝圣法国的整条塞纳河为安葬之地,很多人就把尸体抛进河中作为安息礼。

5. 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开始研究不同的遗体处理方法。例如1960年开始大规模研究火葬,随后出现海葬、花园葬,甚至冰冻尸体都陆续出现,却没有一些很明确的神学主流看法。 

三、丧葬的神学讨论

A. 土葬还是火葬?

1. 圣经中有很强的土葬理据,例:神亲自把摩西土葬(申346)。《使徒信经》也说:“我信身体复活”。如果烧了,从文字上理解,就无法达到“身体”复活的目的。基督徒不单相信灵魂不灭,也相信身体复活,就像耶稣基督当年复活一样(“魂无骨无肉”,路2439)。

2. 举行火葬礼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319)作为“骨灰”的解释。至于冰冻身体或者成为“无言老师”(即捐赠遗体做医学研究),今天教会和社会倾向把遗体视为“皮囊”,重视遗爱人间。“为一切人成为一切”是基督徒的精神,遗爱人间就是做在最小的弟兄姊妹身上,也就是做在主的身上。

B. 丧礼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今天的基督徒多穿黑色,代表哀悼。但是在早期教会,黑色代表死亡,是异教徒的哀号;白色却代表天堂、洁净和更新,是基督徒对死亡的理解的转化,坚心信靠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得胜。

四、中世纪的发展

1. 中世纪的教会受到异教徒和死亡频繁的影响,死亡渐渐成为恐惧的来源。安息礼拜的前身安魂弥撒常常会唱的诗歌《安魂曲》(Requiem),反映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其中一首“Dies Irae”是烈怒之日,强调神的审判;随后的“Libera Me”是求主释放我,使我得免永恒的死亡;最后的“In Paradisum”则求主带领我们进入天堂乐园。

2. 教会也越来越多讨论死后的故事,无论是天国、乐园、亚伯拉罕的怀中、阴间、地狱和炼狱,都成为当时的人的恐惧。后来更出现了赎罪券,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而儿童洗礼的兴起,也是跟炼狱和死亡有关。

五、丧礼礼仪

1. 安息礼拜也是崇拜聚会。它的设计和普通的崇拜差异不大,而且各处的做法会有所不同。

2. 1世纪的时候,信徒会先聚集,为死者清洁、抹油和穿上白袍。他们拿起蜡烛,唱着哈利路亚和诗篇前往坟场。信徒是白天去坟场的,和当年罗马人惧怕死亡、喜欢晚上去坟场很不一样。他们到达墓地后会祷告、赞美、感恩、读经、唱诗、领圣餐,最后跟死者亲嘴问安,表达生死的共融。埋葬的时候,会让尸身脚朝东方,等待公义的日头上升。到死者死后3天、9天、40天,信徒都会重聚墓前唱诗、祷告。

3. 丧礼的意义:

a. 宣告死亡不能得胜─耶稣基督已经胜过死亡,信徒也同样因为信仰战胜死亡。

b. 以对逝者的回忆作为奉献─我们对亡者的记忆是永不能抹除的,每次记念、重温,都是在记念神在这人身上的作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

c. 全教会一起同行─支持丧亲之家,和他们一同走过这艰难的道路。

d. 牧养和开导─使丧亲之家节哀顺变,接受生离死别就是常态。

e. 领受圣餐─表达为生命感恩。圣徒相通,同领基督的圣体、宝血。

f. 庆祝逝者荣登天国。

g. 告诉世界,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h. 生死教育─分享基督徒对死亡的理念和信仰,转化世界。 

六、丧礼以后

1. 崇拜是牧养的过程,送别了遗体,我们也要关注在安息礼拜后的牧养。

2. 中国人有清明节,111日则是教会传统中的“诸圣日”,是记念一众圣徒为主舍命的日子。今天的教会是殉道者的血所建立的,也是由众先贤先烈一点一滴地建成。112日叫“诸灵日”,记念一众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至于基督徒经常批评的1031日万圣节(Halloween),则是爱尔兰塞尔特人的习俗。“Hallow”是诸圣日,“ween”则是前夕,所以是在诸圣日前一个晚上。塞尔特人相信那时鬼门关大开。万圣节是中世纪基督教被异教风俗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

3. 鼓励你到附近一些外国人坟场或者基督教坟场看看。墓碑上往往刻写了很清楚的信仰故事。例:澳门的马礼逊墓就用了100多字,把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的一生写了出来。将来,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坟墓上多介绍自己的生命见证。

4. 我们也可以在墓地举行小型崇拜,就像早期教会的信徒会在葬礼后于墓地重聚,让家属重述亡者的生命故事,使家族的记忆和故事可以传给下一代。

七、总结

1.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我们也不免因为亲友的逝去而哀哭。但基督教的安息礼拜独一无二之处,正是《使徒信经》的最后几句:

a. 我信圣徒相通─无论是在生或是已死的圣徒,我们今天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并且能够在天上、地下一同赞美神的圣名。

b. 我信身体复活─我们不单是灵魂不灭,更要身体复活,枯骨复生。我们的肉体必然像耶稣基督一样复活。

c. 我信永生─死亡只是人生之中的一个里程碑,耶稣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只要依靠他,我们就能找到那条路,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2. 让我们祈祷:

“赐人生命的神,我们感谢你!

你吹出气息,使我们成为有灵的活人。你使人归于尘土,归回你的怀抱中,但也使我们有身体复活和永生的盼望,我们深深感谢。

我们为这一刻正在濒临死亡的人,特别是濒临死亡的基督徒祷告,求主接纳他们的生命,并且使他们在这个时候能够减轻痛苦,安返天家。

我们为今天要举行安息礼拜的朋友祷告,求你安慰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好友,使他们知道今天虽然跟亡者生死相隔,但将来必定再度重逢。

我们为每一个要主持丧礼的弟兄姊妹祷告,求你赐下牧养的心怀,使他们与哀哭者同哭,同时宣告你的爱子耶稣基督已经复活的生命盼望。因为主耶稣曾经说过:“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愿你的号角声早日响起,使天上、地下的众圣徒能一同歌颂你爱子复活的大能。

我们的祷告,是奉那位在死人中复活的首生者、初熟的果子耶稣基督之名而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