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太3-7章

登山宝训遵行天父旨意

一、预备工作(太3-4章)

A. 施洗约翰在旷野的预备(太31-12

1. 施洗约翰到旷野传道,为耶稣预备道路。他身穿骆驼毛衣服,腰束皮带,让犹太人联想到以利亚先知和玛45的预言。

2. 施洗约翰的宣告:

a. 神的审判快到,只有悔改才能逃避─悔改包括悔改的心和悔改的果子,也就是好行为。

b. 有位能力比施洗约翰更大的要来─约翰在约旦河用水为人施洗,象征人愿意悔改,但这只是外在的仪式;那位能力比他更大的将会来到,用圣灵与火为人施洗,使人能够真正悔改。

3. 约翰没有明言那人的身分,但是因为约翰的信息是“天国近了”,而马太又引用赛403的预言,说约翰是来预备“主”的道路,所以要来的那位应该就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基督,天国的君王。

B. 耶稣受洗(太313-17

1. 约翰认出耶稣就是弥赛亚基督,所以拒绝为耶稣施洗。但耶稣强调,“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就是去做神要我们做的事,遵行神的旨意。

2. 耶稣从水里上来,圣灵落在他身上,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因着圣灵的浇灌,耶稣成为名符其实的基督、受膏者,正式承担拯救万民的重任。

3. 耶稣尽诸般的义受了洗,树立好榜样。他原是神的儿子,不需要接受约翰的洗礼,但仍然为了神的喜悦而遵行神的旨意,所以得着神的称许并领受圣灵。如果我们愿意按神的心意悔改,遵行神的旨意,讨神喜悦,神也必定乐意称许我们,让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领受从天而来的福气。

C. 耶稣在旷野受试探(太41-11

1. 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魔鬼用了3个试探来考验耶稣:

a. 把石头变成食物─耶稣经过40天禁食,非常饥饿,魔鬼怂恿他把石头变成食物吃。魔鬼利用身体的欲望,考验耶稣能否胜过欲望遵行神旨意。

b. 从殿顶上跳下─魔鬼带耶稣到殿顶,引用圣经假借神的旨意,要耶稣从圣殿顶跳下,考验耶稣能否按着神话语去遵行神的旨意。

c. 俯伏拜魔鬼─魔鬼应许把万国和万国的荣华都赐给耶稣,只要耶稣俯伏拜他。耶稣最后的目标,是要万国称他为主,万民作他的门徒;如果他接受魔鬼的建议,不但不必痛苦地死在十字架上,还可以立刻达成目标。魔鬼为耶稣提供了一条捷径,考验他能否真正完全顺服遵行神的旨意。

2. 魔鬼的试探都是恶意的,希望耶稣犯罪,无法完成拯救万民的任务。但是耶稣藉着“经上记着说”─正确明白和顺服遵行神的心意,胜过魔鬼的试探和诱惑,完成圣灵藉魔鬼给耶稣的考验。

D. 呼召门徒及开展事工(太412-25

耶稣来到加利利呼召门徒,正式开始拯救万民的事工。太423说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藉着教导、传天国的福音和医病,展开他拯救万民的事工。

二、登山宝训(太5-7章)—第一段教导

5-7章是耶稣在山上对门徒的教导,指出人若愿意按神的心意悔改、遵行神一切的旨意,就能进入天国,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神所喜悦的儿女。“国”或“国度”不是指地方,而是指统治权。因此,“天国”是指神的统治,以及神统治的领域和范围。“进入天国”就是指愿意接受神的统治,承认神是生命的统治者、生命的王,同时愿意遵行他的旨意。耶稣藉登山宝训让人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并教导门徒该有怎样的生命品质和生活表现。

A. 门徒内在的8种价值观(太51-12

1. 虚心─原文是“心灵贫穷”、“心灵缺乏”。耶稣的门徒必定在心里感到一种生命的缺乏,除了神以外,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满足。

2. 哀恸─为罪而有的哀恸。耶稣的门徒会为生命仍然有罪而感到忧伤、哀恸,想远离罪恶,愿意来到神面前寻求赦免和安慰。

3. 温柔─受到亏损和伤害却不报复,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就像亚伯拉罕一样,最终承受地土,领受从神而来的福气。

4. 饥渴慕义─这里的“义”是指神的旨意。门徒如同耶稣一样,渴望遵行神的旨意。这样,就必因看见神心意成就,得着心灵的满足。

5. 怜恤人─怜悯人。怜悯是神的本性,也是他渴望彰显的属性。太913127两次引用旧约经文“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可见怜恤是神重视的属性,所以门徒也必须心存怜悯。

6. 清心─心灵纯净,是全心全意、毫无杂念的纯净。门徒专心一意、毫无杂念地遵行神的旨意,只想讨神的喜悦。这样的人必能亲眼看见神的荣耀。

7. 使人和睦─原文是“缔造和平”,包括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和平。门徒是劝人与人及劝人与神和好的人,这正是神儿子来到世上的工作。所以,缔造和平的人也被称为神的儿子。

8. 为义受逼迫─这里的“义”是指耶稣。门徒是愿意为耶稣的缘故承受逼迫羞辱的人。

B. 门徒外在的好行为(太513-48

1. 门徒不仅有8种内在的价值观,也有外在的好行为来荣耀神。这些好行为原记载在旧约圣经里,但是遵行的方式不能像文士和法利赛人般只注重字面,认为不触犯律法就好。这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进不了天国。

2. 能进入天国的义,必须是由内而外的,就是心中乐意遵行律法,而外在也尽力去遵行,如同耶稣的教导:“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所以耶稣来,并不是要废掉律法,反而是教导人如何成全律法(太517)。

3. 6个例子:不可恨人(太521-26)、不可奸淫(太527-30)、不可休妻(太531-32)、不可起誓(太533-37)、不可报复(太538-41)、爱仇敌(太543-48)。 

C. 门徒暗中的敬虔行为(太61-18

这些敬虔的行为不行在人前,却只叫暗中的父看见,包括施舍、祷告和禁食,目的是跟神建立亲密的关系。故意叫人看见好行为,就是假冒为善,是神不悦的;而这些暗中的敬虔行为神看见,真正讨他的喜悦,也必定报答这样做的人。 

D. 正确的判断(太619-712

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眼光和判断,知道哪些事情、想法和做法讨神喜悦,是不锈坏的财宝。神是爱我们的天父,极看重我们,乐意供应所需,我们不必为身体的基本需要忧虑,也不必为了心中欲望而成为玛门的奴隶。只要专一追求神,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然后再向神祈求心中所愿的。天父必定拿好东西赐给向他祈求的儿女,也必定赐下恩典。 

E. 两个选择(太7:13-27)

在登山宝训的最后部份,耶稣要求人做选择:

1. 引到灭亡的宽门信仰─就像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信仰,要不就是能说不能行,没法结出讨神喜悦的好果子;要不就是只注重遵行律法的表面,内心却充满污秽的思想。宽门的信仰如同把房子建在沙土上,必定倒塌,必定灭亡。

2.  引到永生的窄门信仰─这是耶稣所教导的信仰,内在是合神心意的价值观外在遵行神的旨意,行出荣耀的好行为同时也将敬虔的行为行在暗中,跟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凡事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将眼光定在天上。窄门的信仰如同把房子建在磐石上,不倒塌,必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