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路12-15章

努力进窄门,领受父慈爱

一、经文脉络

门徒认出耶稣是神所立的基督(路9:18-20)之后,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事工告一段落。路951是个转折,之后耶稣的传道事工进入了新阶段。 

A. 951之前

1. 路加的主要目标是证明耶稣就是旧约圣经中神应许的那位像摩西的先知;同时也是神亲自用圣灵膏抹,使他来到世上传神国福音的弥赛亚基督。

2. 路加记载了许多耶稣行的神迹奇事,目的有两个:

a. 显示耶稣是慈悲怜悯的主─怜悯是神的本性,耶稣来到世上施行神迹,也是因为他的慈悲怜悯,这是从路1章已经开始强调的(路1505578)。神迹证明了神对人的慈悲怜悯,让人领受从神而来的慈悲怜悯,耶稣也是因着慈悲怜悯而施行神迹。因此,当法利赛人为满足好奇心而要求耶稣显个神迹时,耶稣断然拒绝。

b. 证明耶稣的身分─神迹奇事证明耶稣的确拥有神的权柄和能力,是至高神的儿子,神所立的基督。 

B. 951之后

1. 951-1928称为“旅行叙事”,记录耶稣从加利利出发,前往耶路撒冷沿途所行所教训的。路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证明耶稣的身分,而是教导人进入神国、成为耶稣门徒的真正意义。

2. 这段经文记载的神迹数量少了,只有5个:

a. 路1114─赶出一个叫人哑吧的鬼;

b. 路1310-17─安息日医治驼背了18年的女人;

c. 路141-6─安息日医治患水臌病的人;

d. 路1712-19─洁净10个长大麻风的人;

e. 18:35-43─治好耶利哥的盲人

3. 这段经文包含了不少对门徒生活与生命的教导,同时也记载很多路加福音独有的故事和比喻,当中许多都关于神特别关注贫穷人和被遗弃之人。因此,有人称这段经文为“被遗弃者的福音”。 

二、“旅行叙事”的特点

A. 强调耶稣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1.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耶稣定意向耶路撒冷去。然后在字里行间也常会提醒读者,耶稣正前往耶路撒冷。他的心志坚定果决,清楚知道自己必须前往耶路撒冷,因为父神藉着耶稣所要成就的拯救计划,必须在耶路撒冷完成。这是神早已定好的计划和旨意,并透过先知显明在旧约圣经中(路13331831)。虽然耶稣不是直接前往耶路撒冷,而是蜿蜒地经过不同地方,但是他的心志却是非常专一和坚定的,只为完成神在他身上早已命定的旨意。

2. 我们的生命也如此。神早已为我们定下美好的计划,有目标和方向。虽然经历高山低谷或曲折道路,我们也能效法耶稣的榜样,跟随主的脚踪行,定意往神为我们预备的目标、命定的旨意而去(彼前221)。这样,我们必能得着神所赐满足的喜乐及永远的福乐,如同诗1611的应许。 

B. 采用旅游文学的手法

1. “旅行叙事”的经文中,每个耶稣经历的事件、每段耶稣的教导,还有耶稣所说的比喻和故事,彼此之间不一定有直接关联或明确的逻辑因果关系,也不一定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载。它们比较像杂记,把耶稣在旅程中所行所教训的,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就像旅行作家常用的文学手法。

2. 作者路加不但是医生,不但是重视历史真实性的历史学家,更是文学造诣深厚的文学家:

a. 写施洗约翰和耶稣的“诞生叙事”时,为了突显他们的出生跟旧约应许的关系,特别用了旧约圣经的文学语言来描述他们出生的经过。

b. 在“旅行叙事”中,为了把耶稣在旅程中所行所教训的写下来,就用了旅游文学手法来记载。

3. 路加的文学造诣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极为高超。难怪有学者认为,路加福音是希腊化时代极为优美的文艺作品。19世纪着名的法国文学批评家雷南(Ernest Renan, 1823-1892)更说,路加福音是有史以来最优美的着作。

三、省察自己的内在

在路1135-36,耶稣要人省察自己内在的生命是光明还是黑暗。省察的标准就是耶稣所教导的神国的道。在“旅行叙事”中,耶稣要我们省察3件事。

A. 省察是否假冒为善(路11:37-54)

1. 耶稣用6个“有祸了”,责备法利赛人和律法师假冒为善的6个状态:

a. 路1142─法利赛人在信仰上本末倒置。他们一丝不苟地遵行律法上的礼仪规条,却不去行更应该做的,就是公义与爱神的事。

b. 路1143─法利赛人贪爱名声,虚荣自大,喜欢受人尊敬奉承。

c. 路1144─法利赛人表里不一。外表道貌岸然,实则内心污秽败坏。

d. 路1146─律法师用繁琐的律法解释,让人遵守很多难以遵守的规矩;自己却知法玩法,不断去钻律法的漏洞,让自己不用遵守律法。

e. 路1147-51─律法师表面上尊敬先知,修造先知的坟墓,实际上历代以来都不断杀害和逼迫先知,因为不愿听从神藉着先知警戒他们的话。

f. 路1152─律法师没有善用解释律法的知识和能力,使人更明白神的旨意;反而误导人,使人听从他们的话,满足他们的私欲。

2. 耶稣接着教导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路121-3)。耶稣要我们省察自己,因为总有一天,我们内心的状态会显露出来。假冒为善的,必被审判和定罪。 

B. 省察是否贪爱钱财(路12:13-34)

1. 有人要求耶稣帮他们处理分家业的事,耶稣就藉此教导众人要免去一切的贪心,还用无知财主的比喻来告诉人,真正使灵魂在神面前富足的,并不是今生在地上积存的财物(路1213-21)。

2. 耶稣又教导我们,只要愿意先求神的国,也就是愿意遵行耶稣的教导,就不需要在地上积存财物,忧虑吃穿,因为天父会把这些赐给我们(路1222-34)。我们要积存的是天上的财宝,心中要想的是遵行天父的旨意。

C. 省察是否警醒忠心(路1235-48

我们信了主以后,不单成为神的儿女,也是主的仆人。仆人的职责就是要警醒预备,等候主人回来;并且要忠心、有见识,按时分粮,管理主人的家。警醒预备的意思,就是要保守自己常在主的爱与恩典中,过圣洁、遵行主旨意的生活。而忠心、有见识、按时分粮的意思,则是要把主的道理教导人,使人也能谨守遵行。否则,当主人回来,也就是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将受到主人的责打。 

D. 小结

透过省察内在的生命,耶稣教导我们,要进入神的国确实不是容易的事(路1324-25)。虽然耶稣赐给我们白白的救恩,但救恩却不是廉价的。耶稣形容进入神国,是需要进入一道窄门,不容易进入,是需要努力的。我们要常常省察自己的生命,明白神话语的真意,并努力遵行真理,使我们在主来的时候,可以跟主和众圣徒一同在神的国里坐席。

四、明白天父的慈爱(路15章)

有许多税吏和罪人接近耶稣,要听耶稣讲道,但是法利赛人和文士却质疑耶稣怎么可以和这些人眼中的败类为伍。于是耶稣讲了3个比喻,教导众人天父赐下救恩的心意。 

A. 失羊及失钱的比喻(路15:3-10)

第一个比喻是“失去的羊”,第二个比喻是“失落的钱”。两个比喻结构类似,意义也相同。虽然众人认为税吏和罪人是社会的败类,然而在神的眼中,他们原本也是属于神的宝贵资产,是满有价值的,只是因为罪的缘故,现在的状态是失落的。神渴望寻找他们,并且会因为找着了他们而非常欢喜快乐。当罪人愿意悔改时,他们就是被神找到了!

B. 浪子的比喻(路15:11-32)

1. 小儿子─代表人里面那颗犯罪悖逆的心,被罪恶世界的罪中之乐所吸引。

2. 父亲─等待小儿子回家的父亲是天父的写照,渴望人的心回转向他。我们若醒悟过来,愿意悔改认罪,回到天父身边,他会毫不犹豫地以慈爱和饶恕来对待我们,再赐给我们儿子的身分,接纳我们回到他的家里,享受与他同在的欢喜快乐。

3. 大儿子─代表人里面自以为表现得很好、骄傲的心,以为自己比其他罪人更高尚圣洁,其他罪人不配得着天父的恩典。大儿子比喻那些质疑耶稣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天父仍然爱他们,但是他们的假冒为善和自以为义,却使他们反而失去了天父的恩典。

这个比喻对天父的心意有更深刻的形容。天父渴望所有人都像小儿子一样,愿意回到他身边,领受他的慈爱,跟他一起在神的国里欢喜快乐,因为他爱所有按着他的形象被创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