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君士坦丁与帝国教会的诞生

 

一、背景

皇帝戴克里先为解决帝位继承问题及加强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四帝共治制,把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份。他自称主和神,并于303年开始逼迫基督徒。直至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272-337)即位,情况才有所改变。

 

二、君士坦丁归信基督

君士坦丁在312年登基为西罗马皇帝后,因见异象而归信基督,及后更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君士坦丁的归信除了宗教因素外,也有政治考量,企图利用基督教在帝国中强化君权神授的观念。

 

三、国教的建立

君士坦丁在324年统一罗马帝国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力提升基督教的地位,最终使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A. 提升基督教的地位

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谕旨》,重申宗教自由,给予基督教合法地位。教会拥有司法权力,能够直接审理信徒之间的诉讼,裁决具法律效力。

 

B. 政教关系

君士坦丁推行一系列措施取缔异教,又委任基督徒担任政府顾问。他的儿子君士坦丢(Constantius II, 317-361)即位后进一步加强对异教的压制政策。在格拉典(Gratian, 359-383)和提奥多修一世(Theodosius I, 347-395)治下,异教更被全面禁止,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

 

四、政教关系转变对教会的影响

A. 信徒人数上升

基督教成为国教后,信徒人数急增,但同时素质下降。随着信徒增多,出现牧区的观念,教会组织和国家的行政结构直接挂钩,教会模式因而改变。

 

B. 教会的使命

教会不再受压迫,得以迅速发展。教会的新使命是在罗马帝国内外传福音。由于信徒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牧养初信者成为当时教会的挑战。

 

C. 教会的内部冲突

虽然外在的挑战减少,教会内部却冲突不断,尤其在神学问题上。例:基督神、人二性的争辩要经过漫长的讨论才达到共识。

 

D. 帝国干预宗教事务

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君士坦丁及其后继者都积极介入教会事务,包括神学讨论。

 

E. 异教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吸引更多异教徒加入教会,把异教的观念引入信仰生活,导致尊崇天使、敬拜圣人等来自异教的风气盛行。更甚者,出现教会迫害异教徒的情况。

 

五、政局的变化

1. 397年,西哥特人攻占东罗马领土,并于419年建立西哥特王国。439年,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王国,进攻西罗马,于455年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版图被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等部族瓜分。

2. 帝国陷落,导致基督徒人数大大减少。但与此同时,罗马主教地位上升,成为政治及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