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课 彼得前书

一、作者

彼得写,西拉修饰;或彼得讲,西拉写(参彼前512;徒413)。所以,彼得前书的希腊文辞才会如此优美。

 

二、写作地点

罗马。"巴比伦"可能是当时基督徒给罗马城的代号(参启148182)。在那些逼迫的时代基督徒因为机警,在论及那些当时掌权者的时候,总是非常小心翼翼的,通常用一些别名来代表,唯有局内人才能领会。那时马可是和彼得一起的(彼前513)。

 

三、写作时间

公元64-65年之前(彼得殉道的年份)。

1. 彼得对当政者提出顺服的教导(彼前213-17),可见迫害尚未太严重。

2. 尼录于公元64年第一次迫害基督徒火烧罗马城并嫁祸基督徒(稍后即开始逼迫基督徒)。

3. 尼录皇帝于公元68年被杀。

4. 公元96年早期罗马教父革利免说:彼得于公元65年殉道,被尼录皇帝倒钉十字架(相传彼得后来因故到了罗马,时值罗马皇帝尼禄肆虐基督徒。彼得欲避难离开罗马城,在城门口见到耶稣,彼得问耶稣说:"主,你要去哪里?"耶稣回答说:"我正要去罗马再一次被钉十字架。"于是彼得就再返回罗马城,回头赴死殉难。)

5. 相传保罗也是差不多的时候在罗马为主殉道(保罗的好同工西拉已经跟着彼得,有可能保罗已经于公元64年殉道。)

 

四、写作动机

彼得面对基督徒所处之不利的情势提出他的建议与劝勉。

1. 信徒受社会的影响,生活不圣洁(彼前114-1641-5)。

2. 信徒正遭受苦难(彼前16-758-10)。彼得劝勉信徒不要兴风作浪,要在社会的建制下生活(彼前213-1731-6),也要尊重教会以外的人。思想:针对弱势群体,甚至被剥夺权利的人,我们是否只知道谴责社会,而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五、受书对象

小亚细亚之犹太背景信徒(可能也包括先前是外邦背景,但后来信奉犹太教的人)。

A. 信仰背景

1. 犹太背景的信徒(彼前29)。

2. 先前是外邦背景,但后来信奉犹太教的人(彼前210)。

B. 社会地位与状况

1. 有部份是自由人,可能占少数(彼前216)。

2. 有部份是奴隶,可能占多数(彼前218-20)。

3. 社会上权轻势弱的人(彼前211-12)。

a. 客旅:某地的非公民。

b. 寄居:某地的临时公民。

4. 有些妇女的丈夫没有信主,可能占多数(彼前31-6)。

5. 有些基督徒夫妇,可能占少数(彼前37)。

C. 居住之地

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彼前11)。

 

1. 这些教会应不是彼得直接建立的(加27),但可能是他间接建立,例如:五旬节时从各地而来的人,信主后回到自己家乡传福音所结的果子。

2. 可能反映了传阅的次序: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

3. 这些地方大概在今日的土耳其。

 

六、彼得前书的关注

前书:持守盼望"外部危机受苦:在受非信徒恶待的处境中";后书:持守盼望"内部危机:知识在对付异端的处境中"。彼得主要关注的是基督徒在遭受到恶意对待和经历苦难时,应当怎样生活。信徒如何透过效法基督及基督的复活来迎向当前的苦难?信徒要相信神的应许必然实现,苦难是真实的,不过那与神的应许相比较就不足介意了!所以彼得前书又被称为"盼望的书信"

 

七、大纲

彼前11-12问安与称颂

彼前113-210基督徒生活的基本特征

彼前211-312基督徒的社会行为

彼前313-511基督徒面对敌意的态度